作者:郑金武 来源: 发布时间:2020/8/1 19:22:03
选择字号:
第43届国际计算机协会信息检索大会召开
如何打造一场学术顶会

 

近日,第43届国际计算机协会信息检索大会(SIGIR2020)落下帷幕。原计划在西安举行的SIGIR2020大会,因疫情影响改为线上举行。

SIGIR大会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国际学术会议中的A 类会议,是公认的信息检索领域的顶级会议。

那么,SIGIR会议是如何打造成为学术领域的顶级会议的呢?在SIGIR2020大会闭幕之际,大会的三位共同主席: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常毅、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副所长程学旗、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Jimmy Huang,一同接受了《中国科学报》专访。

中国科学报:SIGIR会议成为信息检索领域的顶会,经过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学术会议举办有何借鉴意义?

大会主席:SIGIR会议同时被清华大学计算机学位委员会和CCF共同认定为A类会议,能够成为公认的信息检索领域的顶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时间的积淀。SIGIR会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1年,第一次正式的大会于1978年在美国召开,后来轮流在北美、欧洲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举行。今年是第43届,会议规模从小而大,历史悠久,积淀精华,质量也不断攀升。

二是国际化程度高。例如今年共有论文投稿总数达1180篇,录用论文340篇,分布于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1221名作者为录用论文做出贡献。

三是学科交融,与工业界结合紧密。IR(信息检索)与AI(人工智能),KDD(数据挖掘),NLP(自然语言处理)相互交叉,随着算法、算力的不断提升,会议成果在现代学术界、工业界都显示出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成为大学和企业都非常关注的专业领域,吸引了更多相关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和顶级IT公司科研人员加入。近十年录用论文关键词的动态演变,显示了学术团体在研究方向上与工业界的实际应用(Recommendation)和机器学习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中国科学报:会议论文的质量,是一场学术会议水准的重要衡量标志。SIGIR会议在论文审核方面,有怎样的机制?

大会主席:审稿机制严格是SIGIR会议成为顶会的重要保障。SIGIR严格的论文评审机制,保证了会议论文的质量。

实际上,SIGIR会议的每篇文章有3位普通评审小组成员(Regular PC member)参加评审,还另有2位评委小组组长(primary senior PC member和Secondary Primary senior PC)审读。高级评审组(Senior PC members)根据三个评委评语,再决定文章是否接受。如果有争议,则论文再送到评审主席(PC chairs,一般是3人)去评审。此时,一篇论文的审稿人已经达到了8人。

此外,在正式发送录用通知前,还有线下评审会,评审专家在现场再对论文进行一次评审。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原来的线下评审会也改在线上召开。

虽然这种评审机制不一定是最好的,使得一些有争议(有时也是有价值的)论文和观点被否定掉,但是相对而言,这还是一种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

中国科学报:今年的SIGIR会议论文有哪些特点?

大会主席:本届SIGIR会议共接收论文1180篇,其中长文555篇,短文507篇,SIGIP(SIGIR in Practice)80篇,Demos 38篇。共录取文章340篇,其中长文录取率为27%,短文录取率为30%。19位作者提交了10篇以上论文。

其中,中国和美国学者论文在投稿率录用率排名中,分别名列第一第二。本届会议最佳论文奖由康奈尔大学Thorsten Joachims团队获得。而清华大学本次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最佳论文荣誉提名奖,由清华大学张帆(一作)等获得;两个最佳短论文奖都被清华大学摘取,第一作者分别是常健新和于是。值得一提的是,于是目前是大三学生。这些成绩,都显示了中国学者在信息检索相关领域的创新与贡献。

根据今年词频统计,推荐系统和机器学习占到前两名。会议开幕式上近十年关键词的动态演化,显示推荐与机器学习是近期SIGIR会议最热门的方向。机器学习最新方法和模型在信息检索(IR)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也是关注的焦点。

中国科学报:学术会议的组织离不开团队的协同。在组织方面SIGIR会议有哪些经验?

大会主席:SIGIR会议这个学术团体,有一群人在扎扎实实做基础研究。信息检索(IR)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有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例如美国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Ellen女士,25年来专门搜集数据做评估,工作其实很枯燥,短期内也很难有成果。

因为人才评价机制不同,海外有一批学者不计回报,耐得住寂寞,以工匠精神做研究,夯实了整个研究领域的基础,形成IR领域独特的学术生态。

国内学术会议也越来越好,不断与国际会议并轨。现在国内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参加到各种领域中的顶会,相信会给国内的会议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中国科学报:本次大会,在吸引青年学者方面有哪些工作值得点赞?

大会主席:本次大会是SIGIR历史上第一次线上会议。领域内知名的6位重磅主旨(Keynote)讲者(往年是2-3人)。包括图灵奖得主Geoffrey Hinton,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资深科学家Ellen Voorhees,信息检索终身成就奖(Salton Award)获得者Norbert Fuhr,Google 用户体验部门总监Elizabeth Churchill,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陶大程。

今年大会注册费很低,只对文章作者收取$350,非论文作者$115,鼓励非论文作者进入这个领域。学生passport低至$45。

今年论文投稿总数和在线注册人数都创历史新高。在线注册人数达到1516人,其中文章作者378人,占到总注册人数的25% ,无论文学生注册人数633人,占到总注册人数42%,非学生非论文作者注册人数339人,占到注册人数22%。

假如青年学者定义为青年学生、青年博士、青年教师,则青年学者的参与比例超过了75%。可见,今年一大亮点是有更多非论文作者尤其是青年学生加入到IR社群中来。

会议期间,有24小时开放的Hangout Room,和志愿者组织的Virtual Discussion Room供参会作者、专家、学生进行讨论。

今年除了SIGIR主会即传统的Tutorial Day和Workshop Day之外,还联合CCIR(中国信息检索大会)为参会者提供了一天免费的暑期学校,6位暑期学校讲者均为海外领域内的知名学者。

此外还有三种Social Event活动,包括Student Event,DEI(Diversity,Equity and Inclusion),和Women-In-IR。

青年学者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学习,多交流,将有助于他们打开视野、开拓思路,结识海内外、业内外、资深而优秀的研究者、业内同行和同学。青年学者应积极通过交换计划、访问计划,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