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30 15:22:30
选择字号:
一场学生竞赛背后的十年思考

 

如果没有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初夏时节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下简称石油大学)校园中,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来自国内外石油类高校的学生们在校园里忙碌地穿行,为各自的参赛题目做着各种准备。最终,伴随着各个奖项的公布,学校的大礼堂里会响起一阵阵的欢呼声……

今年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石油大学承办的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以下简称石油工程大赛)举办的第十个年头。虽然由于疫情原因,那一声声回响在大礼堂里的欢呼声没有出现,但整体“移植”到网上的此次大赛,依然有着标志性意义。

正如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尚峰所说,“十年的积淀足以影响一代学子的成长,十年的积淀足以打造一个校企合作育人的典范和品牌”。

这个“品牌”是如何打造的呢?

奥斯卡奖不就是个学院奖吗

说到石油工程大赛的创办,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陈勉。12年前的2008年,他刚刚成为该学院的院长。

在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算得上是与学校属性最接近的一个专业类别,但在彼时,即使在学校内部各专业中,石油工程也称不上是顶尖专业。这让初为院长的陈勉有些忧心。

就在陈勉苦苦思考提升教学质量之道的同时,在大洋彼岸,一场页岩气革命正在席卷美国。“过去美国能源靠进口,但有了页岩气后,不但实现了自给,甚至靠它发电还把美国的电价降低一半。”

原本,这场发生在美国的能源革命与陈勉的教学改革关系并不大,但恰巧有一位在美国公司工作的朋友来中国开拓页岩气业务,陈勉便时常与他聊天,并在这个过程中,问了后者一个问题——

“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是由数千家小企业共同推进的,但在没有上层机构统筹的情况下,它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朋友告诉他,美国有一个被称为石油工程师学会的组织,每年会召开一次会议。其间,不仅业界大佬会参加,而且全美范围内,凡有石油专业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在会场上,任何大佬你都能见到。”

朋友的这段话让陈勉陷入思考:“这样的平台国内是没有的,那么,高校自己能不能建立这样一个平台?”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启发了陈勉,那就是美国公众对于一份大学排行榜的关注。

“那是由《福布斯》杂志每年发布的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陈勉说,这份在国内很少有人关注的榜单,却被很多美国公众所看重,原因就在于其特殊的评价标准——不在乎论文发表情况,只关注毕业生受不受欢迎。在具体指标上,主要衡量学生毕业五年后的薪资水平,以及雇主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的标准很有道理,毕竟培养学生的目的不全是写论文,而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了一些想法后,陈勉找到了时任学院党委副书记梁永图:“我们的学生现在做题、玩技巧方面都挺好的,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强。咱们能不能办一个比赛,让学生们从头到尾把学到的东西,按照实际工程的真实情况完完整整地做一遍?”

对于这个想法,梁永图很赞同,但他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一所学校,能在全国范围内有这样大的号召力吗?”

陈勉想了想:“奥斯卡奖不也就是一个电影学院奖吗?只要我们做得好,为什么不能得到认可?”

在这样的初心下,首届石油工程大赛正式筹备起来。

奥运会冠军都归希腊吗

回想起当年组织第一届大赛的情景,陈勉坦言“很不容易”。这份不易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对真实性的追求。

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实打实”地解决一个真实问题,需要有一些真实的地质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十分敏感,甚至有“涉密”的危险。陈勉和同事们只能凭借自己的“人脉”,与石油企业领导商量:“敏感的数据可以删除,甚至可以将一些数据进行混编,但能否尽量确保真实?”

出乎陈勉的意料,经过沟通,各大石油企业对此都很支持,也力所能及地提供各种数据。各石油类高校对于这种新颖的竞赛模式更是感兴趣。据石油工程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秘书长、石油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庄玉琳提供的数据,2010年,首届大赛的参与高校就达到了15家,报名队伍达421支。

参赛队伍多了,陈勉也听到了一些声音。“毕竟作为赛事发起人,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规则上稍有偏差,‘主队’就能获利。”他说,自己当时也的确听到过一些要确保冠军归属石油大学的声音。

对此,陈勉有自己的想法:“奥运会能一直在雅典开吗?所有金牌都必须由希腊拿到吗?”

至于大赛规则设置的目的,陈勉想得很清楚。“石油学科是一个庞杂的体系。通过比赛,我希望在这里除了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外,还能锻炼团队。”他说,赛事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到一起,不光要做出成果,还要展示给大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教会他们做事情、与别人相处,还要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讲给别人听。这才是最好的效果。”

对此,庄玉琳受访时也表示,希望能将更多的育人元素融入大赛,完善大赛育人机制,逐步将大赛打造成集学术性、文化性、内涵性、战略性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石油竞赛活动。

外国人知道勾股定理吗

首届石油工程大赛可以用“一炮打响”来形容,此后,参赛院校和比赛规模持续提升。伴随着赛事影响力的增大,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也主动寻求合作。这项由学校发起的赛事,慢慢变得有了“官方色彩”。

“这对提升比赛的权威性和知名度是一件好事。”陈勉说,但同时也给赛事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大赛下一步的突破口在哪里?

陈勉和同事们将目光瞄向海外——邀请国外高校的队伍参赛。

促使陈勉产生这一想法的依然是一次聊天。前文提到的石油工程师学会在组织专业交流的同时,也会每年开展一次面向学生的石油类知识竞赛。获此消息后,陈勉组织了一支由多名英语水平不错的学生组成的队伍参加竞赛,但刚开始的两年,在第一轮就被淘汰。

为此,他找到带队参赛的梁永图,问他是不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依然不过关,但梁永图并不认为是语言问题。“有些国家的学生英语水平还不及我们,但依然成绩不错。”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经过分析他们发现,我国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与西方体系并不能很好地接轨,这才是阻碍学生交流的重要原因。

“毕竟我们的知识结构更多传承的是苏联模式,但现在欧美体系却是国际主流,两者并不相同。”陈勉说,这就好比中国人对于勾股定理很熟悉,但外国人却很少知道,因为国际通行的叫法应该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应该说,在很多基本知识体系层面,中外之间的沟通是不足的。这种不足当然不是一场赛事就能扭转的,但至少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同样一件事情别人是怎么想的。”陈勉说。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2013年前后,赛事组织方正式推出了国际石油工程知识竞赛,邀请中外高校参与其中。该项比赛目前已经成为了石油工程大赛重要的活动之一,每年都吸引众多中外学子参与。

如今,石油工程大赛已经举办了10年。其间,该项赛事已经成为业界响当当的品牌,甚至于中国石化等业界巨头专门规定,在石油工程大赛获奖的毕业生应聘相关岗位时,可以不经初试,直接进入最终的面试。

那么面对未来,他们还有哪些打算呢?

“未来,我们会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行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学术科研引导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庄玉琳说,“探索出一套具有能源行业特色的学赛研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注入新活力,是我们不变的目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