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涵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25 13:53:07
选择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
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对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需要客观科学地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科学系统分析,而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从科学上来看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对于当前我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当前的生态环境的监测系统还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部署,监测还不够精密。张兴赢建议,应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和监测站点,统筹卫星、地面观测,构建环境在线、重点污染源在线实景监控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统一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深化部门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防治合力,推进建立精密的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网络。

其次,国家划定的“生态红线”主要是保护的区域范围,对不同生态因子定量的保护指标还没有细化的科学界定。无论是环保督查“一刀切”,还是人为给出一个治理目标,都是不科学的。张兴赢建议,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的量化指标的制定,并且因时因地根据自然因素的变化做出实时动态的调整,确保指标科学,目标可实现。

并且,张兴赢建议,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要科学算总账,理清自然地理气候影响和人为影响,因地制宜,整体系统通盘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平衡互动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