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 9:57:58
选择字号:
多名科学家寄语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

 

编者按

一张报纸,展卷,传递自然真理,释放创新智慧,弘扬科学精神,记录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坚实足迹。

一串网址,点击,探索学术争鸣,交汇知识之光,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全球华人科学家前进的点点滴滴。

让科学家发声,为科教事业服务,《中国科学报》凭着这份坚守走过了一甲子。回首来时路,我们奋力架起一座桥,让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科学家在这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展望梦归处,我们愿尽全力点亮一盏灯,为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关心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人们送去微光。

一路走来,我们欣喜有一大群可爱的科学家与《中国科学报》、科学网一起成长,在新的起点,我们愿与益友们共同前行,一起讲述更多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

◆王恩哥(中国科学院院士)

传播科学,探索真知;担当历史,启迪未来。祝贺《中国科学报》创刊六十周年!

◆闻玉梅(中国工程院院士)

传播科学知识,为人民作贡献。

◆何毓琦(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自2007年起,作为科学网的一名博主,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世界舞台上中国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在《中国科学报》创刊六十年之际,我愿送上我最美好的祝福。(编者注:据英文翻译)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科学、科技工作者和社会之桥梁与纽带。

◆焦念志(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掀起科学的浪潮;在信息爆炸中,你发出真理的闪耀;在科普田园里,你浇灌未来的树苗;在科技阵地上,你吹响引领的号角。祝贺《中国科学报》六十诞辰!

◆席南华(中国科学院院士)

希望《中国科学报》有更深刻的内容,有更大的影响!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的生态学研究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科学报》作为重要的媒体,能在推进生态学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之声,人民之音。

◆杨红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部主任)

六十载风雨兼程,《中国科学报》记录着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跋涉足迹。六十载铸就辉煌,《中国科学报》见证了改革开放创新者的攀登身影。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融合媒体的美丽画卷上,书写出更加壮丽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伟大篇章。

◆王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

希望《中国科学报》继续支持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子午工程二期和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科学传播工作,与广大科研工作者携手,共同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让创新智慧充分释放、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王渝生(中国科技馆研究员)

三四十年前,《科学报·科普周刊》主编郭传杰为我设了一个专栏《科技史上的今天》,每篇稿费20元。一年下来,我成了“千元户”,高兴得不得了!祝《中国科学报》,报中国科学,也报古今中外科学,多报中华传统科学的复兴!

◆薛随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

及时的新闻报道、权威的专家解读、深度的热点追踪,关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搭建跨学科交流的桥梁。

◆吴季(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报》是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公众的桥梁。值此《中国科学报》成立60周年之际,向一直致力于传播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的报社新闻工作者们表示敬意。没有你们,公众不可能像如今这样熟知“悟空”“墨子”“实践十号”和“慧眼”这些科学卫星计划。通过你们,公众从这些计划中又进一步了解了宇宙、量子、暗物质、黑洞、微重力和空间生命科学这些深奥的科学名词和基本道理。感谢你们!愿你们继承60年的光荣传统,将这座桥梁建设得更加宽阔和畅通。

◆王元青(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宣传科学任务,传播科技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助力科技创新!

◆尤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副总指挥)

希望《中国科学报》继续发挥科普权威的作用,与时俱进,对新兴的科技及时科普,对伪科学及时批驳厘清真相。同时发挥好权威性、趣味性、时效性优势,越办越好、越办越受读者欢迎。

◆李国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有科学前沿的专业报道,是民众信赖的科普媒体。

◆李毓堂(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中国科学报》是我了解世界科技动态、学习科技知识、研讨农业科技、展望科技未来的精神食粮。鉴于“三农”创新发展一直是国计民生中的弱项,建议贵报今后从钱学森第六次生物新技术革命和大农业产业革命角度,多作乡村振兴战略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宣传报导。

◆郑永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传播科学,公益天下。祝中国科学报社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张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医学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处理人体各种疾病的学科,在治疗疾病时同样需要纯粹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中国科学报》在过去的一甲子,报道了最前沿的医学科学,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祝愿《中国科学报》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共同助力健康中国!

◆黄晓军(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走过60年风雨历程的《中国科学报》,是新中国科学发展的见证和记录者,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者,祝愿《中国科学报》在第二个甲子岁月,依然能够拨开繁冗世事的迷雾,给读者真理的面容。

◆田艳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

医学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作为外科医生,我们从传统外科,到腔镜外科,再到机器人外科,无不体现科技进步给我们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祝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科学报》在六十甲子之际,新时代,再出发,不断续写新辉煌!

◆李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60年始终秉持为科学代言,为理性背书,为民智开启,为国运护航,为文化开新篇。下一甲子,希望《中国科学报》捍卫科学精神,团结科学共同体,用知识驱散阴霾,为中国书写新的辉煌。

◆汪晓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启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报社为传播科学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中国科学报社任重而道远。愿中国科学报社发展越来越好!

◆王鸿飞(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过去六十年中,《中国科学报》以及科学网在传播科学精神理念和让人们了解科学动态与科学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的成就。在中国科学报社60周年社庆之际,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在新班子的领导下,为中国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文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孟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我有幸见过一些早年办《科学报》老人修改稿件的笔迹,也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科学报》报道内容。如今我在科学网博客写博文,十年有余。感谢科学网,让我们有个科学界华人交流的平台。希望报社越来越好,科学常新,文图出彩,人气爆棚。

◆贾伟(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教授)

在当今各种新媒体的竞争之下,科学网依然能在世界华人学界拥有大批的网友。如果要寻找一点成功经验或秘诀的话,我觉得科学网管理团队能够在回旋不大的制度空间里把各种高谈阔论、奇思异想、风花雪月、功名利禄安置进来,着实不容易!

◆周耀旗(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

从我在科学网登第一篇博文起已经过去八年了。感谢科学网建立11年来为国内外从事科研工作人员的交流提供了这样一个优秀场所,正如我在一个博文里分析所发现的,科学网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我在《自然》杂志上发的读者来信。

◆顾险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哈佛大学数学科学与应用中心教授 )

在科学网,我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来解释代数拓扑、微分几何、共形几何在计算机图形学、视觉、几何造型和医学图像领域的直接应用,特别是用最优传输理论的几何观点来解释深度学习。科学网为我提供了优越的平台,在这里结识了人才,切磋了技艺,传播了思想,找到了知音。希望在未来,科学网成为全球华人学者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灯塔,弘扬科学,彰显理性,开启民智,捍卫真理,塑造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振兴祖国的科技事业!

◆ 韩健(美国哈森阿尔法生物所研究员)

对我来说,科学网好比是闹市中的一个茶馆,时而热闹,经常清闲,偶尔还有江湖恶斗。写,是思考的一种方式。别人学到了,很好;有批判,我也有拒听的权利。真心希望科学网这个茶馆能一直开下去,不然,很多饱学之士怕会消化不良呢!

◆彭思龙(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第一次接触《中国科学报》是在中科院数学所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是它的忠实读者,经常把他认为好的文章给我们阅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思想教育材料。10年前科学网邀请我注册,从此开始了与科学网和《中国科学报》的深入接触。在科学网上,我完成了几个转变,一是从读者变成了作者;二是从一个朴素的思考者变成了系统的思考者;三是从一个隐居者变成了活跃者。《中国科学报》一直是我的老师和学校,我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越办越好,科学网越来越火。

◆邢志忠(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在很大程度上,科学网之于我就像三十多年前在北大图书馆阅览室的一张High Table占到了座位。我喜欢这样一边思考、一边表达的多维时空,如同梵高笔下的麦浪,记载着那些与科学有缘的人们的风与远方。

◆薛宇(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科学网的风格是鼓励自由探讨学术相关问题,从不加干涉,这个在国内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热爱科研,肯发声、肯交流,大家都努力做科研,都努力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科学网是我的最爱,只要还办下去,我不在别的地方写博文。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33年前,我首次在《中国科学报》发表题为“促进科技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的短文,从此与《中国科学报》结缘。祝愿《中国科学报》及科学网与时俱进,成为科研人员流连忘返、赏心悦目的百花园。

◆姬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让我更好地获取国内外科技新闻,同时还可以了解高层领导和先进人物对国内外科技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看法。在《中国科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祝愿科学网博客越办越好,也祝愿《中国科学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中国科学报》是中国科学界的主要代表之一,对于中国科学界以及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科学网可以说是《中国科学报》的延伸,而且在网络时代阅读量很大。科学网对于科普文章起到了类似于预印本文库对于科研论文的作用。非常感谢科学网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也非常感谢科学网编辑部的支持!

在中国科学报社六十大庆之际,期盼科学网更上一层楼,也希望更多的科学工作者来开博客,使得科学网成为更好的科学传播前沿阵地!

◆张志刚(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社成立60周年了。在网络和自媒体时代之前,《中国科学报》是科学家们交流和了解国内外科学发展和政府政策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来,科学网在融合这几个媒体工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增加了微信版和微信推送,值得称道。希望报社能够在继续保持自由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开放和包容。

◆刘全慧(湖南大学教授)

王国维先生言,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能写之。2007年起,我开始把点滴思绪,置于科学网博客之中。未成想,这些只言片语,把我带到知名科学博文写手行列。欣闻《中国科学报》六十华诞,祝愿她青春永驻;祝愿其科学网博客网尽天下科普圣手,游人如织。

◆张军平(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社为国内科研工作者和国内华人科研工作和爱好者提供了最好的交流平台,帮助他们了解多样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分享研究生培养和申请科研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值此中国科学报社60年之际,祝报社越办越好,将科普和科研成果介绍进行到底。

◆文双春(湖南大学教授)

2010年在科学网开通博客,写着写着,成“名博”了——老文于科研毫无建树,博客却在圈内小有名气。时常反思:老文如果做科研也像写博客一样,纯粹兴趣使然,不受诸如是否被SCI收录的功利驱使或牵引,学术影响力兴许早就遍及全球了!感谢科学网带给老文“八小时之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陈安(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中国,科学网承担了几乎半数科学家交流圈的工作,不少科学家虽然不一定发言,但是一定会浏览或深读其中有价值的文章,甚至促进科学界的净化与提升。祝贺科学网的未来,李小文先生说它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学者自发自愿加入的“稷下学宫”,诚哉斯言!

◆陈学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我有幸在科学网创立之后不久就成为其读者和博主,深感从中获益良多。在我看来,科学网的价值不在于用户数、点击数,甚至也不在于少数大量转载的热门文章,而在于它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网上交流社区。通过浏览博客文章与互动,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也找到了共鸣。

◆苏德辰(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在《中国科学报》诞辰60周年之际,特此表示祝贺。无论是与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比,还是与现在流行的微信、抖音等新的交流方式相比,博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希望科学网博客在互联网大潮中把持住方向,把科学网办成中国科学传播的大舞台,把科学网博客做成中国科学的名片。

◆张天蓉(科普作家)

科学网堪称全球华人的科学家园。科学网上的活跃分子中,既有成熟的理论家,也有奋斗在工程前沿的专业人才。中国科学界的消息、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由科学网而传遍世界。这些新闻时刻牵动着世界范围内华裔科学家的神经。

◆曹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新媒体时代的科普空前繁荣,对科学网也提出了挑战。也许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迎接挑战,比如个性化首页、更专业和分散的新博客推荐、对新手的培育等。无论如何,就像我们用论文形式表达科学不会过时,用文字进行科普也不会过时。

◆王德华(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

科学网对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科学网已经成为宣传科学理念和学术规范的园地,弘扬学术正气和针砭学术不端的园地,分享知识、思想和智慧的园地。在科学网,学者们碰撞的是火花,分享的是美丽,熏陶的是情操,净化的是心灵,唤起的是责任,唤醒的是理想。希望科学网担负起国家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更多更大的责任。要有明确的立场,要立足宣传健康积极的学术文化,提倡科学精神,弘扬职业精神,规范学术行为,宣扬正确的学术理念。让经典与现代共存,科学与艺术协作,科普与专业并行,百花齐放,雅俗共赏。

◆曹广福(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记得我的第一篇《说课》发表不久,某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将我的这篇博文发到该校每个教师的邮箱中,并加以评注:“虽言数学,但对其他学科亦有助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拙见得到别人的认同更让人开心的事了。

◆邓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我的工作总是让我有机会去那些遥远陌生的地区,很想把这些新鲜感告诉其他人。就像海子说的:“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科学网使我能非常及时地将那些跋涉过万水千山的考察和旅行经历分享给大家,这也反过来促使我更多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希望为广大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吴光恒(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

我大概在五六个论坛和博客上涂鸦,但在科学网博客里面发文最少,似乎“近乡情更怯”。只有自我感觉逻辑尚属严谨、文字略微清爽的才敢往里放。毕竟有“科学”二字,类似“随地吐痰,到处便溺”的文字行为在这里是会引发自惭形秽的。科学网,你办一天,我就写一天!

◆张海霞(北京大学教授)

科学网上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朋友,大家亦师亦友在这里畅谈科研、分享思想,为热门话题争论火爆仿佛风云际会,与小众分享温暖如春仿佛茶馆会友,更感到兴奋的是,走到世界各地都会邂逅那些常光顾科学网的网友。可以说,科学网真的成了海内外华人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马臻(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

“为什么写博客?”我兴奋地说:“我在科学网写的博文,能被媒体转载!”10年来,我有很多博文在科学网首发后,被《文汇报》《中国科学报》《科学新闻》《科技导报》等报刊转载。还有一些报刊的编辑、记者看了我的博客,联系采访、约稿。在科学网写博客,其乐无穷!

《中国科学报》 (2019-01-01 第23版 感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