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元慧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7/2 9:14:11
选择字号:
营造良好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邓元慧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国家、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说,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之间爆发了一场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人才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过度竞争带来的隐忧。

“抢人”容易“留人”难

自去年下半年来,“抢人大战”的战火范围逐步蔓延,从以二线城市为主的“厮杀”,逐步扩大到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过去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院士、“杰青”、长江学者或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现已发展为逐步扩展至本科毕业生,具体举措仍是始终绕不开的“老三样”政策法宝:住房、户口、补贴。虽然部分城市已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如西安仅今年第一季度,迁入人口数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然而,人才引进的效果应当以更加长远的视角进行考量。

事实上,各城市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和争夺是它们在对发展环境准确认识、转型升级迫切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准确判断,然而从思想观念上重视人才,并借助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也需要各地区因地制宜,准确把握一个“度”,避免政策的同质化、跟风盲从,只追求短期的人才流入而忽视人才为城市发展带来的长期积极效用。另一方面,尽管住房、户口、补贴确实是短期内吸引人才最直观、最易吸引眼球的条件,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培养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生活环境、成长空间、中长期的政策保障等应当是高层次人才更加看重的条件和要素,而非简单的短期优惠政策。事实上,相比一线城市,目前国内许多二、三线城市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空间上有所缺失,仅凭目前的引才政策容易导致人才对一些条件的盲目攀比,增加低效率的人才流动跳槽,从长期看来并不能真正留住人才。这既不利于人才的稳定发展,也难以做到人尽其才,从而使人才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

恐加剧“孔雀东南飞”

从博弈的角度看,竞争激烈的“抢人大战”是各城市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和“个体理性”所引发的,从国家整体的发展来看,并非“集体理性”,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一方面,由于区域间存在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差异,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所能提供的各类条件都难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媲美,既阻碍了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人才引进,又难免使得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另一方面,各地区在“抢人”的过程中,往往把重点放在利用高规格的待遇吸引人才,呈现出“外来和尚好念经”的人才理念,而忽视了对原有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也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助和保障。但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些原有人才恰恰也是其他地区“争夺”的对象。长此以往,可能使落后地区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失去更多的人才,得不偿失,并加剧了人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现象。

警惕人才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错位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城市的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也相应进行了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合适的人才队伍来形成配套。一方面,随着科技创新重要性日趋显著,高端人才成为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这也是目前各城市“抢人”大战争夺的重点。但另一方面,城市、区域的转型升级,除了需要高端产业作为发展引擎,也需要其他的产业予以支持,并配套相应的人才予以支撑。因此,一个城市或区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缺乏的人才,绝非仅仅是高端人才,而应当是一个有梯度的人才队伍。只有准确把握住区域和城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特点,科学规划区域人才需求,并与“引才”工作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真正促进人才的有效、合理流动,才能使区域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相协调。

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抢人”大战背后所暗藏的隐忧,既要有更加包容的胸襟,更需要量力而行;既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将人才的发展与城市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通过优惠政策“抢人”,更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留人”,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作者单位: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学报》 (2018-07-02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