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9 9:52:32
选择字号:
荣耀的背后是坚持

 

■雨田

新年伊始,科学界的各项年度奖励纷纷揭晓,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到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再到行业内科技贡献奖等,这些奖励是对科技工作者的肯定与激励。

近年来,我国在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科学、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移动通信、高速铁路等基础和应用科学领域取得诸多突破,一方面来自国家加大对科学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来自富有成效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引导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立奖等重点任务。

2016年,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是100万美元,堪称“中国诺贝尔奖”。据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是5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奖励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而科学家无形的精神财富却比金钱更可贵。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两位“80后”老人: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王泽山于1954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选择了一个当时学校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研究火炸药也成了他的一生的使命。1996年,61岁的王泽山获得了当年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侯云德今年89岁,是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至今仍忙于工作。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研究任务还很重。”这两位老人获此殊荣是实至名归,也激励着更多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

人们往往只看到获奖科学家的荣耀与光环,却不知道荣耀背后成年累月的坚持与超乎常人的毅力。以刚刚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FAST工程为例,其总工程师南仁东耗时22年才建成FAST工程,这其中是南仁东及其团队20多年的坚守、执着与顽强拼搏。

科学家们在科研上甘于奉献,对金钱同样从不计较。谈到奖金使用时,王泽山称,他计划使用这笔奖金设立“青年成长基金”,鼓励更多年轻学子投身科研事业。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得主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获奖更加鼓励了年轻人的意志,并提出将拿出部分奖金用来鼓励年轻人。

诺奖得主屠呦呦这样寄语年轻科技工作者:“一项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中国科学报》 (2018-01-29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