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9 9:51:15
选择字号:
采集工作是历史记忆和文化留存
——张焕乔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采集心得

 

采集小组与院士在武汉大学

 


 

采集小组与院士在巴蜀中学

 


 

采集小组与院士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

■谢翊

《记忆无价》中李镇说,“记忆又堪称最为珍贵的资源。它在看似琐碎、平淡、片面的表象之下,埋藏着前人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张焕乔院士作为我国知名的核物理学家,在科研道路上探索60余年,风风雨雨,84岁了,依然精神矍铄。与他交谈是一种享受,深情讲述,娓娓道来,回忆仿佛流淌着岁月的长河。一段段属于国家,却又深深镌刻着个人烙印的记忆,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这里逐一开启。

在科协的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采集工作就在组长焦学胜博士的组织、策划下,先行启动。中国科协和北京科协组织的采集小组的培训非常及时和全面,让小组成员了解到采集工作的流程。与院士及家人沟通,取得支持与帮助。查阅人事档案,了解院士的生平事迹,以便制订采集工作方案。梳理学术成长的脉络图,找寻关键节点和关键人物。采集小组成员的选择非常关键,有院士的学生、60多年的同事,有新闻背景的记者,有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等等,以确保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采集小组还派专人到北京理工大学馆藏基地取经;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口述历史;参加科协组织的结题验收,听取优秀采集小组汇报。观摩与学习为采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追寻历史的足迹前行。在过去的十八个月,我们将自己的足迹与院士的成长路径交叉重合—穿梭于重庆、武汉、北京、潜江、兰州等地,在档案馆、图书馆、新闻媒体、高校甚至私人藏家手里找寻他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陪同院士陆续走访了72年未曾回去的母校——重庆沙坪坝区土主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读的巴蜀中学,以及武汉大学,久别重逢,院士非常激动,感慨颇多。随着采集工作的进行,采集小组逐渐与院士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院士也愿意分享他的求学生涯和人生经历,并乐于把手中的所有资料交付到我们手中。

“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这是采集工作的核心所在。采集小组通过多方线索挖掘,重庆档案查到院士的初中成绩单;重庆图书馆查到地方志、大学录取的报纸;巴蜀中学的校史和学员登记表;武汉大学的学生卡、学生登记表;北京大学的师生员工履历表;中国留苏实习生履历表;原子能院的档案材料等等。目前共采集了院士的论文200多篇、照片200多张、手稿100多份和信件100多封。尤其是采集了一些珍贵的信件,比如何泽慧、于敏、戴传曾等老科学家写给他的关于工作进展的讨论,更有那些尘封了六十年后重见天日的手稿,弥足珍贵,时间仿佛凝固,一切都瞬间定格在那个年代。拨开六十年沧桑的历史风云,穿过曲折的学术成长之路,胶片早已陈旧,手稿泛黄褪色,但我们依旧能够凭借这些线索与过去的时光搭建在一起。我们瞬间进入了那个年代,看到了一段刻印着核工业进程的鲜活记忆,它映照着一个科学家群体特有的传承方式,以及这个群体科学精神的代代相传、发展中的喜悦与泪水。彼时彼刻,我们的思绪深陷其中,任其摆脱现实的束缚自由漫步。

解读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1952年高中参加青年近卫军;1953年在武汉大学做实验;1958年在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实习时游莫斯科红场;1965年在河南罗山县子路公社参加劳动锻炼时居住的茅草棚;1978年庐山会议,王淦昌、钱三强等一批物理界泰斗齐聚,核物理的春天到来……只想用最柔软的手解开历史的尘封;只有最敏感的心才能读懂一个科学家的情怀。巴蜀中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苏联恰尔库夫研究所、信阳劳动下放……这些经历暗藏着个人情绪的跌宕起伏,以及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捆绑在一起。与院士一起整理了200多张照片,聆听久远的时代往事,内心融融触动。谁能不经历过一点风雨?克制、坚强、沉稳的知识分子形象,不争,不代表妥协与退让,而是用刻苦钻研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持。

口述历史,是对个人记忆的挖掘和记录。科学家作为社会活动及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其个人讲述家庭背景、求学生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等等,自我认知的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访谈了院士及他的朋友、同学、同事、学生,透过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旁观者,与当事人对话,不同人士的访谈,将口述史料汇集于一处,形成一则有说服力的考据,交织着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逐渐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学术研究报告。口述访谈作为史料的补充,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文字整理非常不容易,再加上许多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进展一度严重滞后。现在采用的模式就是速记公司进行前期的整理,采集小组进行最后的核查和纠正,效果不错。

视频拍摄,以鲜活的画面再现科学家的工作、生活场景。采集小组开始请的是专业摄录公司,但由于拍摄人员对科学家的不熟悉以及对科研工作的不了解,导致拍摄的影像缺乏亮点,千篇一律。采集小组在学习了央视的《大家》《人物》等视频之后,决定自己摄录,并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这样拍摄的影像更贴近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身,更能展现科学家真实的一面。目前拍摄了人物专访、实验室讨论工作、科普讲座、会议讲话等视频。采集小组还配合新闻媒体录制与科学家相关的生活、工作视频,并采集回来归档。

采集的大部分资料是在工作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来源于科学家人事关系的单位、基层单位的工作现场资料、实验过程记录、科研成果申报、学术交流等等。研究报告以收集档案、手稿、论文、照片等原始资料为原则,细心考析,以定取舍,避免研究报告空洞不实。这些归档载体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如胶片、光盘、硬盘、图书、报刊等。采集不是终极目标,之后的保管、统计、检索、编研与利用,才是采集的意义所在。而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为契机,基层单位采集理念与方式创新,提供开放、便利、多样的采集资料收集的渠道和方式,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增益与转化,认识和重视收集、整理、访谈并关注老科技工作者群体对新中国科技进程的发展与推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升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鼓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吸引青年才俊加入到科学研究的队伍中,引导更多的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现今社会更具时代意义。

英国学者汤因比说:“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个瞬息点上,在非常短暂的一生中,它只能从这个移动着的瞬息点来观察宇宙。”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何泽慧……他们都是当时中国核物理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这些熟悉的名字交织在一起时,一幅幅“以身许国,敢为人先”的画卷呼之欲出。他们都看似谦和温文,但内心深处,大胆科学探索却一直在永无止息地进行,感受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成为张焕乔人生路上的指路灯。历经挫折与困苦,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始终贯穿着张焕乔的科研人生。那些时光并未远去,它背后一个个或感人或发人深省的故事,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历久弥新的情节,带给我们对人生的启迪和思索。

在这个躁动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焦虑,但是科学家带给我们的定力,让我们安静下来,坚守住自己内心最美好的事物,科学研究不能让人富裕无忧,但它却丰富了你的生命,让自己坦然去面对人生,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桃李成蹊六十载,和风细雨润无声。耄耋之年,他仍孜孜不倦,努力钻研新事物,真正活到老,学到老。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启示和鼓舞,帮助我们拓展认知自我,我相信我的同事未来一定能够构筑新的里程碑。每一位老科学家的人生经历都是最为珍贵的资源,蕴含着无形的财富;每一位老科学家都是一部百科辞典,一座图书馆,一本包括了各种风格的集锦。采集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就是要处理好科学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这是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留存。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报》 (2018-01-29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