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海波 孟曼迪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7/27 11:48:01
选择字号:
胡盛寿:心血管防控从论文驱动向临床驱动转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胡盛寿院士告诉记者,尽管我国心血管防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临床实践不规范,缺乏指南;疾病防控模式缺乏科学系统研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疗效评价缺乏客观依据;以发论文为驱动的心血管领域理论研究并不能让患者获益等。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要以国家重大需求、成果转化与应用为导向,展开研究布局,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控能力,致力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他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中心构建了高质量、标准化服务的实验平台,以及心血管在体实验及评价中心、存储1050万份生物样本的生物样本库等高水平研究平台。还建立了覆盖1600余家不同级别医院和65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同网络体系。

胡盛寿介绍,他们通过这些平台和协同网络筛查了480万人,采集了包括100万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队列的人群基本特征及生物样本资料。承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46项、药物临床试验35项。对26项高科技新产品开展了研究评价,其中4项为“创新医疗器械”。比如,针对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常用的冠脉支架、人工瓣膜、人工心脏等重要器械开展全链条创新性研发,在可吸收支架、磁悬浮离心泵人工心脏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国际前沿。其中,可吸收支架等产品已通过了在我国患者人群当中长期随访的临床评价,为全国每年超过50万例的冠脉介入治疗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这期间,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出了一批贡献中国及世界临床指南的论文。例如,该中心关于中国急性心梗的研究明确了中国急性心梗救治以及冠心病医疗质量亟待改善的靶点,被《柳叶刀》评论为“标志中国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应视为挽救数以万计患者生命的契机”。

(本报记者 陈海波 本报见习记者 孟曼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