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24 10:08:39
选择字号:
读书:拯救自然就是拯救人类的精神世界

《日益寂静的大自然》,[德]马歇尔·罗比森著,林欣怡译,戴甚彦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本报记者 胡珉琦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一本《寂静的春天》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开启了漫长的环境保护事业之路。半个多世纪,这条路延续得艰难又曲折,人类失去那些野性物种的速度并没有放慢,而是加快了。这时候,一本被认为能与《寂静的春天》相媲美的生态著作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它是德国学者马歇尔·罗比森的《日益寂静的大自然》。

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这样评价它:马歇尔·罗比森是杰出的博物学家、高超的“讲故事的人”,他在《日益寂静的大自然》中以生花妙笔令人信服地证明,当大自然日益死寂,人类将无可挽回地陷入一个无趣而乏味的时代。

这本书延续了对自然物种多样性衰减的充满深意的思考,不同的是,作者的观察能强烈唤起人们对另一种“丧失”的忧虑与哀伤,那是人类继承并发展了几万年才拥有的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历史多样性。

近日,记者采访了引进这本书的北大出版社编辑周志刚,从他读到这本书起,就坚信,《日益寂静的大自然》会是一本让人惊艳的奇书。

《中国科学报》:马歇尔·罗比森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博物学家,也不是有名的畅销书作者,他是怎样进入你的视野的?

周志刚:关于这位作者我们也没有太多的信息。他是一个德国人,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现在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教授。如果不是看到了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一篇书评,我也不会留意到这位博物学家和他的作品,因为这是部德文作品,至今还没有被翻译成英文。

不过,一旦你接触了这本书,一定会惊叹于它庞大的知识体系。可能读者很难想象到,这样一位能在文学、历史、人类学、生态学、动物学、语言学、环境学之间自由地挪用各种知识的作者,其实还只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学者。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他是一位带着体温写作的作者,文字非常优美,字里行间带着对自然的爱与哀伤,从中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文学信念和艺术信念。这得益于他的学识、修养,还有他所积累的无数次博物旅行的经验。

《中国科学报》:爱德华·威尔逊说这部作品是“不折不扣的经典”。它提供了一种未被人们所意识的深层视角,这样的思考是否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周志刚:我读过不少论述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大灭绝的书,这本书的视角的确非常不同。

在普通人的常识中,自然界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稀松平常的东西,它只是可被利用的“物”的概念,而人类的文化代表的是精神世界。作者认为,文化世界和生物世界可以有各自的演进过程,但也可以是同一个过程。

他所表达的独特观点在于,自然界对于人类文明的基石性作用。地球生命的多样性才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源头,也造就我们多样性的历史。人类的语言、艺术甚至是感受世界的方式,都深受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启发。

因此,他想警告我们,物种多样性的衰减不仅仅是造成自然世界的贫乏,更会带来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贫乏。随着颜色、香气和声音的消失,人类数千年来所累积的智性及文化宝藏都将走向衰减。

而他阐述这种观点的方式也很有味道。把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詹姆斯·库克等探险家及洪堡、班克斯、奥杜邦等博物学家的奇迹般的旅行见闻,与后来多种多样物种灭绝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旅行遭遇,串联起来进行比较,让人体会到生物世界以及人类文化世界发生的改变和落差。

《中国科学报》:这本书的中文版在图片与版式上作了非常复杂的搭配,与原版图书有很大不同,是出于什么考虑?

周志刚:作者对西方博物史非常熟悉,整本书一共提到了八百多种动植物,有很多是已经灭绝了的物种,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读者不了解的。如果读者不具备一定的博物学知识,也许很难找到感觉,也无法体会作者的用心。

比如,他在讲述鸠鸽科鸟类的灭绝、驯化及物种单一化趋势的时候提到,实际上,鸽子的种类大约有三百种,曾经遍布全世界,它们是一个七彩鲜艳、光彩夺目的族群。“地鸠、果鸠以及多色果鸽,从非洲开始,它们一路绽放炫丽夺目的色彩到东方,从印度岛屿到太平洋,伞状似的散开,有如色彩与形状多元的调色盘。”读者如果单凭文字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出鸠鸽科鸟类到底有多绚丽。

这本书的原版并没有配图,为了让读者对这些物种有更多的认知,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根据德文版中的物种拉丁名,去国外网站收集相应的老博物画并撰写图注文字。最终收集了16到19世纪的4000多张珍贵的西方博物画,然后筛选出了435幅放到了中文版中,每幅图配有几十到一两百字的注释。

《中国科学报》:罗比森在书中有过不小的“抱怨”——为什么现在的人类一点冒险精神都没有?他说,每个人都应该体验冒险,看看那些动物。在他看来,冒险不一定是长途跋涉的旅行,冒险可以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进行,也会发生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他看重的冒险指的就是一种真实的接触。这是否也在向我们传达一个理念,试图说服人们去关注物种多样性的衰减,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单纯依靠严肃的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并不好。

周志刚:的确是这样的。博物学家都是冒险家,都有着对自然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首先是亲近自然,对自然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去探索自然背后的秩序,热爱并且尊重这种秩序。

那么,要让更多人具有这样的意识,科普作家的讲述必须首先能调动读者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感受力,帮助他们把自然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世界建立一种深层的关联,让他们产生对自然的敬意和爱意,特别是探索的欲望,他们才会真正因为自然而改变。很遗憾的是,国内的科普写作缺乏这样的作品。

《中国科学报》:《日益寂静的大自然》是近两年北大出版社策划的“生态与文明”系列图书中的一本,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丛书?

周志刚:《日益寂静的大自然》是这个系列的第二本,计划做十本这样的书。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与生态构成了文明的基石,但在人类文明构建和发展的过程,有时人类主动走在了自然演化的前列,打乱了自然演化的进程,甚至是扭曲性地影响了其他物种演化的走向。

就像罗比森所写的,人类驯化很多物种,却使得驯化后的物种越发单一;人类带领物种进行全球性的迁徙,却对本地物种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时,自然界受到的影响最终也会反馈到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比如那些古老的词汇语言的遗失。这一切都是这个系列图书所要关注的内容。

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引进国外该领域的畅销书,而是通过比较分析,找到与生态、文明相关联的不同切面的细腻展示,我们希望读者看到更多能够得到众多学科支撑,拥有宏阔的精神视野的作品。

《中国科学报》 (2017-11-24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