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9 11:10:41
选择字号:
中澳合作:打开科技创新的未来


Peter  Riddles


Sarah Pearson


Nigel Warren


 Keith McLean


 

“CAS-CSIRO智慧健康传感材料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CSIRO-CAS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协作研讨会

■本报记者 沈春蕾

近日,2016“澳大利亚周·中国”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科技创新代表团负责人兼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理事Peter Riddles博士表示:“中国不仅与澳大利亚在贸易、投资和教育领域具有深入合作,在技术和创新方面也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

相识40多年

CSIRO是澳大利亚的国家科学机构,有5000多名科学家,与一些学术界和行业界的合作伙伴,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方面共同开展合作。2015年,在CSIRO所从事的22项研究领域中,15项排名达到全球科研机构前1%。

CSIRO全球总经理Nigel Warren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就像中国有‘十三五’计划一样,CSIRO也有‘2020战略’计划,这个计划核心就是全球的策略,包括全球的参与、全球的运营和全球的合作伙伴,不仅是商业领域的全球发展,还包括科学研究和移动性。”

这里的移动性是什么呢?Nigel Warren解释道,去年,澳大利亚与中国共同发表400多篇科研论文,还有来自中国的100名博士生到CSIRO交流,有180名中国员工到CSIRO工作,这就体现出了我们两国之间的交流和移动性,这也是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

“我们这个机构有一百年的历史,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CSIRO制造领域负责人Keith McLean博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早在1975年,中国科学院就曾派代表到访过CSIRO,40多年来,双方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

现在,中科院与CSIRO成立了一个联合监管委员会,双方每年会进行会晤,并在这个委员会中进行投资,共同开展一些合作项目。Keith McLean介绍,这些合作项目覆盖的领域包括医疗健康、纳米材料、农业、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方面。

深化科研合作

2015年11月,应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CSIRO等机构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访问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访问期间,张亚平与CSIRO副总裁Craig Roy共同主持了CAS-CSIRO第六届联合指导委员会会议。

1985年,中国科学院和CSIRO签署科学合作协议。2008年,双方签署了新的合作谅解备忘录,随后成立联合指导委员会,以探讨和确定优先合作领域,并共同遴选优先合作项目。

近年来,CAS-CSIRO合作项目涵盖了气候变化与遥感、可持续农业与育种、健康科学技术、纳米技术和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每个项目执行周期3年。

目前,由中科院的干细胞生物学家和CSIRO的干细胞生物学家、生物医学材料专家和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专家合作的“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向心血管再生医学的转化研究”项目已经顺利结题。

该项目的中方负责人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健康科学所研究员杨黄恬,澳方负责人正是Keith McLean。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研究员刘静曾召集了“CAS-CSIRO智慧健康传感材料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在低成本医疗、可穿戴技术、手机医疗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希望能在这些领域与CSIRO进行深入合作。”

中科院过程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韩宁向记者透露,他率课题组申报的CAS-CSIRO传感器项目已经通过审核,即将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共建孵化平台

“从8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0次了,这8年里中国的科研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Keith McLean表示,“过去中国的科研人员只关心科研方面的工作,现在他们正致力于寻找一些前沿的高端技术,进行创新,并致力于将这些科学成果市场化。”

近年来,CSIRO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已从过去的科学与科学层面的合作转化到了科学与商业对接的合作。

在澳大利亚科技创新代表团对中国为期一周的访问期间,CSIRO与中科院还签订了一个联合研究的协议,共同来促进技术的创新,尤其是在珠三角包括佛山地区,来提高技术的水平。

Keith McLean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改变,也将给中澳之间的合作带来很多机会。比如,中国是CSIRO在科学文献和科学论文出版方面最大的合作伙伴,CSIRO与许多中国的大型企业也有合作。

Sarah Pearson是堪培拉创新网络(Canberra Innovation Network)的首席执行官,也是澳大利亚科技创新代表团的随访成员之一。她介绍Canberra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包括帮助初创公司成长、协作、加速及整合。

从国家层面来讲,澳大利亚政府拨出了11亿澳元投入到创新空间。Sarah Pearson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澳大利亚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有6个教育和研究机构参与到了这种协作中,其中包括CSIRO和全球排名前20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Sarah Pearson希望将一些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像CSIRO这样机构的前沿技术转化为市场的经济价值。她称此行的目的就是来中国看看这些领域是如何运作的,也希望寻找合作机会,来帮助Canberra的企业找到合作伙伴。

《中国科学报》 (2016-05-09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