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24 8:58:06
选择字号:
许绍燮:此生只有一个爱好

 

■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很难想象,一位耄耋老人在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与青年骨干们一起连续多个日夜查阅大量的地震资料,深入分析。许绍燮却笑言:“我除了这个爱好,还真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即便是因为生病在家休养,年过80的许绍燮也随时关注着国内外地震的发生情况。

许绍燮长期从事核爆地震与天然地震监测工程技术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提到许绍燮,拜访过他的人,一定对他的办公室印象颇深。除了整柜整柜的书籍外,一张摆放在屋角的行军床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他为在办公室熬夜专门准备的。

“这么多年,我几乎没有退休的概念。”许绍燮说,每天他都走在家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路上,有时甚至不分白天黑夜。

很难想象,一位耄耋老人在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与青年骨干们一起连续多个日夜查阅大量的地震资料,深入分析。

许绍燮却笑言:“我除了这个爱好,还真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多年以来,他很少参加工作以外的各种活动。“因为对于地震预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他总是这样说。

搜集每一个国内外发生的地震数据,并作出分析,同时,也把一些地震的发生作为地震预报的训练。

前段时间,许绍燮因为左边颈动脉严重阻塞,不得不住院开刀治疗。他坦言,常年紧张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关照自己的身体,更别说保养。这一次,确实为他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由于年事已高,恢复比较缓慢,再加上胃口不佳,整个人瘦了一圈儿。可就是这样,许绍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精神十足地表示,等缓过来以后,恐怕立马就要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1972年,为解决当时天天频繁预报地震的极端做法,许绍燮提出了一种具有计算预测能力的方法——地震预测能力评分R值。也就是扣除随机概率的预报成功的净概率。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瞬间夷为平地,24万生命葬身于此。而唐山大地震的预报失败,对于许绍燮等地震专家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回忆。

时至今日,地震预报能力的净概率也就在20%到30%左右,很难有所突破。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社会上关于地震究竟能否预报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不过,许绍燮始终坚信,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它与地震预警、提高抗震措施并不矛盾,三者应该结合起来。

“只是我们收集的信息还不完全,对地震机制的理解还不够准确,预报能力有待提高。”许绍燮说。

正因如此,他一直强调对地震认识视野的拓宽。为此,他还提出:“研究地下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必须关注‘天外来客’。”

然而,激励着许绍燮如此孜孜以求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他的回答很简单:“兴趣。”

对人类来说,地球的神奇就在于永远有解不完的谜。在他看来,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建立在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兴趣之上。

他曾经为自己写下过这样的文字:探索地震预报的人,应该庆幸自然界有地震预报这么一个大难题,让我们持续探索,使我们可以获得持续的快乐与幸福。

“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这样走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15-04-24 第5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