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16 8:55:41
选择字号:
吴岳良院士谈科学教育:整合资源才有希望

 

■本报记者 倪思洁

这个春天的一个周末,记者来到北京市101中学的体育馆。在这里,聚集着众多参加第3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他们热情地向参观者展示着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

“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应该成为我们国家科技人才培养链上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与大赛同期举行的“中外教师科技教育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吴岳良院士如是说。

那些热情的年轻人

在这个热闹的体育场馆里,于泽华的展台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一个透明的密闭塑料大箱子,里面装着一个光学探测器、两块栅状电极,箱子下面放着一台高压电源。这套设备被这名北方交通大学附中的高二学生称为静电除霾装置。它的旁边还放着一条刚拆封的香烟。

“面对雾霾的猖獗,我们能做些什么?在限制污染源的同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善室内环境状况。”于泽华说。因此他用了一年时间研究出了这台装置。在现场参观者的要求下,他从香烟盒里拿出几根香烟作演示。香烟的燃烧使光学探测器上显示的霾浓度越来越高,随后他打开高压电源,霾浓度很快就下降到了香烟点燃前的值。

像于泽华这样的学生还有不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的遇辰昊作了“全向自控式太阳能系统”的研究。他告诉记者,因为看到很多建筑的光照影响给人们带来不便,就希望能做一个既能遮阳又能发电的遮光板。

“多亏有老师的指导,让我的思路慢慢开始有了点眉目,到现在已经成型了。”遇辰昊笑着告诉记者。如今,这项成果正在申请专利,而每遇到一位感兴趣的参观者,他都会热情地为大家作介绍,并询问改进意见。

幕后工作者的苦恼

在遇辰昊这样的青少年身后,有一群帮助他们将奇思妙想变成现实的幕后工作者。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教师何东慧就是其中的一位。

两年前,借助学校的植物组培室,何东慧成立了苹果园中学“天使花房”,引导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初高中生作植物克隆与组织培养研究。

“学生会在组培选修课上学习植物克隆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亲身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何东慧介绍。但在两年的实践中,她也遇到了一些苦恼。由于没有应试需求,这使得初高中低年级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过于薄弱。如何加强他们的生物学“底子”,是何东慧时常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科学教育队伍还不够强大。“打造专职的科学教育队伍,对于提高科学教育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看来,从事科学教育的老师大多是兼职教师。”北京市海淀区科协常委副主席李云飞说。北京市101中学副校长徐星也告诉记者,该校现在专职从事科学教育的老师不到1/3,但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把资源“整”起来

“无论是科技竞赛还是其他方式,离开科技专家和科研条件的支持是难以开展的。”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说。对此,吴岳良表示,国家科学教育需要进行资源整合,特别是整合社会的资源。

对于拥有丰富科教资源的北京市来说,一系列工作如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都在开展。

尽管如此,周立军表示,科技资源的整合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优质科教资源参与青少年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尚需完善;城乡科教资源不均衡现状仍然存在;科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仍须进一步加强与拓展。

吴岳良建议,未来在科学教育资源整合方面,要加强科学教育的实践研究,强调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合作,支撑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要深化科技联合,通过高中和本科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资源,大学、科研院所也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支持。

《中国科学报》 (2015-04-1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