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9月13日电(周勉)13日,在长沙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举办期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新添了两个得力“助手”——两架农业无人飞机,它们将为试验田里的杂交水稻进行植保和授粉。
袁隆平告诉,自己的团队将在湖南和三亚等多个基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开无人机的使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这个环节需要的人工太多,导致成本太高、效率低下。
“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为300亩杂交水稻授粉,相当于10个人的工作量。”袁隆平表示,“完全靠过去的人工农业,我们不可能领先。传统农业必须向现代农业转变,而机械化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
袁隆平曾将亩产900公斤攻关的成功经验归纳为“良种、良人、良法、良田”,在他看来,无人机加盟杂交稻研究正是这其中的“良法”。
据无人机制造商珠海羽人飞行器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农业无人机有包括可与实际地形保持恒高的仿地飞行模式、可大幅降低事故率的纵列交叉式机型,无人机大规模进入农业领域已经有了技术保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