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天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3-5-9 11:18:28
选择字号:
科学家发现大灭绝事件后恐龙祖先化石

二齿兽(学名:Dicynodon)曾经是繁盛于二叠纪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动物。

    在2.52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之后,一些像阿希利龙(学名:Asilisaurus)这样的动物被局限在所生存的地方。

北京时间5月9日消息,2.52亿年前,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大灭绝事件,地球上的生命几乎消失殆尽。近日,科学家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一千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对它们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恐龙的发展演化历史提供新的见解。
 
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或许化石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中,共有超过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动物灭绝。华盛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称,新发现的化石揭示了一类最终导致恐龙出现的动物支系。在大灭绝事件之前,体型跟猪相似的二齿兽类在盘古大陆南部十分繁盛。这是一种食草的动物,其繁盛之时,地球上的陆地连结在一起组成了盘古大陆,又称泛大陆。
 
二齿兽类在大灭绝事件之后消失了,新兴的草食性动物开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古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斯多(Christian Sidor)说:“大灭绝之后,动物不再像之前一样一致和广泛地分布。我们必须去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进行探索。另外一种被称为主龙类(archosaur,又称祖龙类)的动物也出现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但并没有分布在盘古大陆南部。这种生物被视为是大灭绝事件前四足动物的模式物种。”
 
主龙类的现生亲戚是鸟类和鳄鱼,科学家对它们兴趣浓厚,认为其可能是早期恐龙的祖先。对于类似恐龙的阿希利龙属动物,以及体形与狗差不多的Nyasasaurus parringtoni(属于尼亚萨龙属),科学家认为它们都是从主龙类演化而来。Nyasasaurus parringtoni拥有1.5米长的尾巴,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
 
克里斯蒂安·斯多教授说:“早期的主龙类化石主要出现在坦桑尼亚,这充分体现了大灭绝事件之后动物种群分布的碎片化。”在前往非洲南部和南极洲考察的同时,研究者也在梳理着博物馆中已有的化石藏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的项目总监理查德·连恩(Richard Lane)说:“这些科学家已经总结出了大灭绝事件造成的结果,一些灭绝事件前在生态上处于边缘地位的物种,可能在灭绝事件之后,‘释放’了演化的压力并强势崛起。”
 
研究者描绘了地球上四足动物的两张“快照”,一张是大灭绝事件500万年前的情景,另一张则发生在灭绝事件过去约1000万年后。分析结果显示,在灭绝事件前,有35%的四足动物在5个地点中的2个或更多地点出现,有些区域延伸范围达2500多公里。在灭绝事件过去1000万年后,只有7%的物种存在于2个或2个以上的地点。
 
这项研究开始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早期,考察活动中位于坦桑尼亚的发掘地点自从1960年代以后就再无人前去,而位于赞比亚的发掘地点在1980年代之后也几乎没有开展研究。前往南极洲的两次探险提供了新的发现,对博物馆中化石藏品的鉴定也有了新的进展。科学家称,这些化石是一个了解2.5亿年前生物演化的信息宝库。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将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