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7 9:44:46
选择字号:
第六届国际纳米毒理学大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潘锋)“如何及时、公开地与公众和工业界交流纳米安全性研究工作的进展和信息共享,以及帮助公众对新兴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理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9月5日于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纳米毒理学大会”开幕式上说。大会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
 
白春礼说,纳米技术造就的新兴领域正在引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医药学、微电子学和绿色科技等多个学科迈出实质性跨越性发展步伐。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人造纳米材料制造和使用日渐增多,人造纳米材料和纳米颗粒的暴露问题也随之产生。
 
白春礼介绍,早在2001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已经提出了关于纳米材料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计划,这可能是在科学层面上注意到人造纳米材料毒理学性质的最早研究之一。此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建立了纳米安全性实验室。目前在中国有超过40家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人造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性,以及相关的检测、分析技术相关的研究。
 
白春礼表示,在过去5年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为建立人造纳米材料环境、健康和安全性相关概念和体系,研究策略,以及确认是否存在知识鸿沟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重要成果,但要想完全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介绍,本次大会首次在亚洲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专家学者将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交流和讨论包括纳米毒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医学、纳米环境毒理学等问题。大会还设立了“主编论坛”、“未来科学家论坛”等平台,在校学生可免费听取200多场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报》 (2012-09-07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