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亚美 郑燕峰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5-30 10:37:42
选择字号:
高校急救课缺位 暴露防灾减灾教育短板
 
4名队员不借助任何外力翻过高达4米的光滑水泥逃生墙、利用几根竹竿扎制竹筏并通过队员身体协作使竹筏前行、从40米的天然锋利崖壁上进行崖降、帮助受伤队员进行专业包扎……这不是特警在进行演练,而是一群大学生在参加灾难求生挑战赛。
 
5月12日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省教育厅等单位共同主办“纪念5·12——青少年灾难求生挑战赛”。在济南山青世界挑战赛现场,急救伤员、攀岩崖降、扎筏漂流等6个项目,既挑战着15支参赛队伍的体力和毅力,也拷问着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多数高校不设急救课
 
“北京体育大学代表队这次表现非常好,可惜跟别的队伍一样,在伤员急救环节出现了加时减分的问题。”挑战赛现场,山青世界执行主任、挑战赛总策划王晓炜点评道:“参赛大学生的体能没有问题,但在红十字包扎和自制担架这一环节上漏洞百出。”
 
“不是包扎带打结的位置不对,就是止血加压的强度不够”,山东农业大学代表队的高进在进行伤员急救时有些迷茫:“平时在学校还真没做过什么户外拓展运动,更甭说听过专业的包扎课程了。”
 
山东财经大学的张永泽也坦言,学校每年都有火灾和地震逃生演练,但受伤后如何急救的课程,还真没有学过。
 
据了解,跟这两所大学一样,国内多数高校只有一年一两次的消防逃生演习,而关于灾后如何自救和互救的培训少之又少。来自四川震区的学生骆嘉航也表示,自己这次主要是过来学习和借鉴的。
 
即使在港澳地区,自救互救教育也很欠缺。来自香港的李汉勇在高中的时候仅接受过防火教育。澳门大学研一学生周敏杰也坦言,虽然一些协会,比如澳门的游泳总会等,每年会请台湾等地的专家来讲授心肺复苏、包扎技术等急救知识,但学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介绍也表明,目前关于防灾减灾的规章制度主要针对中小学,大学生防灾减灾法规缺失。
 
山东省人防办冯陆宏副处长介绍,现在的人防民防知识的教育虽然已经从初级中学扩大到了高中、大学、党校和行政学院,但与初高中既有理论也有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同,高等学校主要是通过军训来实现防空、防震和防火知识的宣传,而是否开设相关的课程也由高校自己决定。
 
光听不练,防灾减灾知识变过眼云烟
 
“虽然不少中小学开设人防民防知识课程,但由于不考试,老师教得少,学生也懒得学,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王晓炜举例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孩子连摔跤都不会。她说,在针对中小学生的户外体验营项目中,有的学生站军姿5分钟就会晕倒,而且由于摔倒的姿势不对,会磕掉门牙。
 
不仅如此,大学生防灾减灾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效果差的问题。
 
“山青世界针对大学生的专题活动就只有5·12挑战赛,我们也知道学校中类似的教育很少,所以挑战赛前我们专门拿出两天时间为参赛大学们做培训”,王晓炜一脸无奈:“你可见过哪个比赛还专门针对比赛项目进行专门培训的?”
 
纪念5·12——青少年灾难求生挑战赛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比赛过程中发现,虽然进行过集中培训,而且还有两所高校开设有伤后急救的专门课程,但学生操作起来依然不“顺手”。
 
“我们学校明明开设过一周两节的户外拓展选修课,我就是在这门课上听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术’技巧培训,没想到真动起手来就不行了”。北京体育大学王永超显得很错愕,在他看来,只听讲而没练过,学过的急救知识早已成了过眼云烟。济南大学的张坤虽然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校医院老师主讲的培训,“但早就忘光了,只好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份《红十字急救培训》的PPT带到赛场”。
 
对此,王晓炜分析道:“现在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对学习此类知识的兴奋度低,一旦自己真正动手,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他们的求知欲也才会增加。”
 
王晓炜说,灾难求生知识真正用到时必定是性命攸关的时刻,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错,因此要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让青少年动手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参赛者学会在绝境中如何求生,先学会保护自己,再学会怎么救助别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