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张欣 王志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5 8:30:23
选择字号:
牛建高教授:企业需要更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张欣 王志新
 
自从2006年《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实施至今,我国挂牌运行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了96个,分布于材料、矿产、能源、医药、信息、制造、农业、交通等8个学科领域。
 
但在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牛建高看来,相对于近300家的大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还是太少。
 
牛建高在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国仍应依托行业领军企业,整合资源,建立更多高水平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真正确立、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硕果
 
据记者了解,自2006年以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共主持和承担了“973”、“863”等国家级课题150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10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80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00多项。
 
英利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10年1月,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英利集团。该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参与了该实验室的全部建设。“在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如所预期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非常大。”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现在,英利集团每年的科研投入很大,2011年科研经费达6亿多元,占到销售额的3%~5%,实验室的硬件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过去,硅材料的提纯基本上被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垄断,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英利集团依托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了和目前不太相同的技术路线进行新工艺研发,填补了我国硅材料领域的空白。
 
目前,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英利集团共承担了2项“973”项目、2项“863”项目和1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推动了英利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推动了我国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宋登元说。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两张皮”
 
牛建高表示,由于高校和企业主体的分离,以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尤其是目前的高校评价体系,包括职称评聘体系、学科建设评价体系等,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科学研究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相对较弱。”
 
“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偏重于容易出成果的领域。什么样的成果容易出论文呢?就是一些非常概念性的东西,如太阳能电池、纳米管等前端概念容易出论文,但产业化遥遥无期。”宋登元毫不客气地说,“这些课题容易发表在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上,但在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就弱一些。”
 
“科技是手段,经济是目的,科技终归是为经济服务的。”宋登元表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主要存在于科研院所和高校。但对于企业,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和赢利水平,不会为了论文去研发。在企业内部,科技和经济结合得非常紧密,关系生存大计,所以不会出现“两张皮”。
 
企业应成技术创新主体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研机构和高校目前依旧占据着绝大多数的资源,致使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上仍存问题,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牛建高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改革目前的高校、科研机构评价体系,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从事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真正确立、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
 
不过,宋登元亦承认,在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需要一个培育和扶植的过程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
 
牛建高则认为,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引导和鼓励企业自建、合建技术研发机构,强化其聚集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的功能,围绕企业和行业需求,破解技术“瓶颈”,逐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应该改革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提高企业牵头完成科技成果的获奖比例,不断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中国科学报》 (2012-04-05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