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建中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0-11-16 9:00:4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新方法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新发现了一种能够作为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标志的物质,分析血液中该物质的含量可帮助尽早作出诊断。
人体皮肤细胞中有一种被称为BPAG1的蛋白质,有维持细胞骨架的作用。日本大阪大学教授金田安史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在部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液里,与BPAG1蛋白质结合的抗体——“抗BPAG1抗体”的含量非常高。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抗体可以作为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种标志物。将它列入癌症检查项目中,可有助于早日诊断病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1
《自然》:新型抗癌药物可阻断特定基因变异
2
基因诊断降低聋儿出生率
3
日研制出借助几滴血诊断前列腺癌的试笔
4
美科学家开发出快速诊断结核病新方法
5
嗅觉异常或可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诊断依据之一
6
《中国教育的100份诊断报告》出版
7
英研发新型诊断方法可对脑膜炎进行快速诊断
8
英国科学家发明新型扫描仪 可快速诊断自闭症
1
新抗癌药物可阻断特定基因变异
2
利用新光谱指数诊断植株氮浓度
3
新型扫描仪可快速诊断自闭症
4
siRNA技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
5
发现多个与黑色素瘤患者存活时间相关基因
6
血清学标志物DKK1可用于诊断肺癌
7
发现与黑色素瘤有关基因变异
8
口腔癌早期诊断研究获重要进展
图片新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1
张曙光VS饶毅:关于裴钢被质疑论文的争鸣
2
基金委发布2020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
3
科技部通报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
4
世卫组织: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零号病例
5
扎根寄生虫研究的“父女双院士”
6
世卫:变异新冠病毒命名避免与特定地理标记联系
7
蓝色起源试飞“新谢泼德”:离载人“很近”
8
教育反腐:一些校长失德,利用教育资源敛财
9
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10
标签固化,“双非”院校逆袭有多难
更多>>
1
首个匙吻鲟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发布
2
“宝藏”基因助力玉米籽粒快速脱水
3
50年放飞300“星”
4
破“五唯”能否刹住学术交易之风
5
ITER组织职员招聘(2021年第1批)
6
2020“科创中国”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7
标签固化,“双非”院校逆袭有多难
8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揭晓
9
《表型组学》开刊
10
我国首套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入列
更多>>
编辑部推荐博文
海边遐想
基础研究的现状是停滞了还是仍在路上
圆桌会谈:对话爱德华•威滕(三)
国内发综述文章有多难?
我心似水志如舟——纪念严济慈先生诞辰120周年
科学元勘之社会学视角:Loet Leydesdorff的著作
更多>>
论坛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