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家荣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8-25 23:07:35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德研究发现核磁共振可代替心导管检查术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肌影像,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心导管检查术。
据德新社8月24日报道,德国埃森伊丽莎白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1.1万例心脏病病例后发现,其中45%的患者用核磁共振技术即可作出诊断,而不需要用传统的心导管检查术。研究还发现,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可有效降低心脏病病例的误诊率。
心导管检查术是将特制导管经周围血管送到心脏的指定部位,以进行疾病的诊断。这项技术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具有一定危险性。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1
盘点宇宙八大最强磁体:中子星磁场为地球百万亿倍
2
美一男子得罕见心脏病 心脏挂体外存活34年
3
研究称橙剂可能导致美越战老兵患严重疾病
4
《自然》:人体内存在“全能心脏祖细胞”
5
美研究发现:多吃坚果和花生酱或有助预防心脏病
6
研究显示:素食阿特金斯减肥法有助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7
英科学家称找到测量痛苦的方法
8
研究称番茄红素可防中风和心脏病
1
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泛素结合模式
2
高升糖指数食品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3
研究称音乐有助治疗心脏病
4
治疗贫血能降低心脏病人死亡风险
5
适量吃核桃和鱼降低心脏病风险
6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步入分子层面
7
发现10种心脏病相关基因突变
8
运动有助于心脏病人康复
图片新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1
王贻芳:我国科学界内部认真的科学讨论很少
2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太空台风”
3
昆明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袁斌被查
4
毅力号传回首批火星图像 有些从未见过
5
全球最大核聚变反应堆离试运行再进一步
6
清华团队发Nature,新一代加速器光源亮相
7
中国学者Nature发文:识骨寻宗
8
美国核聚变发电厂计划日渐清晰
9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10
把人才请进来 让科研走出去
更多>>
1
厌恶能保护自己免受疾病侵袭
2
美国核聚变发电厂计划日渐清晰
3
毅力号传回首批火星图像 有些从未见过
4
四川省科协:科技之水“云”上来
5
辽宁省科协:探索柔性引进人才新路径
6
我国科学家实现单分子多维度内禀参量精密测量
7
“心脏疤痕”要不得,办法有了!
8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
卫健委:2月20日新增确诊7例 均为境外输入
10
昆明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袁斌被查
更多>>
编辑部推荐博文
新光学天线可能会消除数据限制
多大的遗传变化能产生新物种?
从久坐有害健康说起
Loet Leydesdorff的集大成著作之1.11和1.12
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感:被排名忽略的软实力
小提琴的一些艺术等问题(1)
更多>>
论坛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