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荷 来源:科学网论文频道 发布时间:2017/3/17 15:12:11
选择字号:
3月17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图片论文:光驱动折纸可自我折叠(详见排行榜亚军)

 

三月的桃花天,难免让人患得患失。花开花落花满天,缘起缘灭缘随缘。但我们科研工作者应怀着一颗对科研坚定的心,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如此方可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书接上文,言归正传,科学网论文频道编辑部根据每篇论文的点击量,选出上周(3月6日至3月12日)论文频道最受关注的十大论文。

第十名:提出金属陶瓷超材料薄膜制备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高俊华和研究员曹鸿涛提出了金属陶瓷超材料薄膜制备新方法,采用传统的射频共溅射沉积工艺,辅以衬底偏压,制备了定向排布Ag金属纳米线/氧化铝陶瓷复合超材料薄膜,纳米线间距(轴心到轴心)进入sub-5 nm区间,阵列中纳米线平均直径约为3 nm;纳米线长径比可根据沉积时间来灵活调整,相关制备技术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学术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小编:金属,陶瓷,材料,这些词听着就特别有感觉。

第九名:指甲刮黑板的感觉有了名字

指甲划过黑板、塑料泡沫之间的摩擦声等会让人产生“声音过敏”,甚至产生心跳加速、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等不适感。研究显示,这些会产生 2000至4000赫兹间的声音,从而造成不适。马德里大学的Inge Schweiger Gallo致力于这方面研究。该研究组询问了西班牙语使用者认为grima是什么意思。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令人讨厌的感觉”“寒战”和“反感”等。而研究人员用来引发grima的刺激包括吱吱的噪音、指甲刮划声。志愿者均认为该感觉是不愉快的但并非厌恶。

小编:小编上学时最讨厌的声音,没有之一。

第八名:科学家称节食或可抵抗疾病减缓衰老

研究人员已经完成了一份随机临床试验,通过71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模拟禁食饮食,而对照组的志愿者则不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科学家在2月15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期刊的报告中称,总体来看,节食者平均体重下降了2.6公斤,而控制组体重保持相同。卡路里减少也降低了血压、体脂和腰围。

小编:冬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这下减肥有了学术依据喽!

第七名:《科学》刊发中国科学家4篇论文:合成酵母染色体

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长文(论文一论文二论文三论文四),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同行奋斗多年才发现了一条。

小编:人类前进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

第六名:古老树种仍“称霸”亚马逊

在亚马逊地区,植物栽培最早始于8000多年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栽培的持久影响,巴西国立亚马逊研究所的Carolina Levis和同事对一个现有数据集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了亚马逊地区内1000多块林地及超过4000种植物。结果他们发现了85种曾被哥伦布时期前的人短暂、部分或完全栽培的植物,比未经栽培的植物更可能成为优势物种。此外,研究人员在近日刊登于《科学》表示,栽培的植物还被发现集中于考古遗址附近,这些遗址包括哥伦布之前的居住地和岩石艺术场所等。

小编:存在即合理。

第五名:科学家摸清大熊猫“补丁”含义

研究人员认为,大熊猫长成这样源于其消化能力较弱,只能以竹子为食而不能吃更多种植物。它们也无法像有些熊那样在冬天存储多余的脂肪来冬眠。它们必须终年活动,长途跋涉去觅食,其栖息地变化也很大,从雪山到热带森林都有。然而长在大熊猫脸上的“补丁”又有什么作用呢?分析表明,食肉动物头上的印记可能并不是用来伪装的,而是为了同类之间的交流。相关成果发表在《行为生态学》杂志上。

小编:想请教下,这样的宠物哪里有卖呀,小编想养一只devil

第四名:人工智能成为扑克高手

近日,研究人员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AI)系统,它在终极、无限德州扑克中战胜了人类。而在几星期前,另一AI系统则在德州扑克单挑中战胜了人类。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科学》杂志。

小编:人工智能发展前景挺不错的嘛crying

季军:神经元能够“挑选”父母基因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希望弄清为何大部分细胞会基本相同地表达遗传自父母染色体的基因。但生物体如此微妙,科学家难以测量来自父母基因的活性。近日,研究人员在《神经元》期刊上报告称,在啮齿类动物、猴子和人类的大脑中,某些神经元能让父母一方的基因“归于寂静”。

小编:小编想知道,父母本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对神经元有何影响。

亚军:光驱动折纸可自我折叠

通过把各种不同的光线按顺序照射到打印的模板上,科学家能控制哪一部分先折叠。受折纸启发,他们通过设计各种不同的打印模式,可用光折叠出类似盒子、金字塔以及厚蟹的形状,相关成果3月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小编:感觉挺有用的样子。

冠军:尼安德特人基因仍影响现代人

近日,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报告称,尼安德特人的DNA仍影响着现代人一些基因的“开关”。而研究这些古老基因对现代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精神分裂症和狼疮等疾病的风险。

小编:研究好基因,有助于治愈某些疾病。

传送门:

投稿地址:

http://news.sciencenet.cn/paper/add_paper.aspx

查看论文原文方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6999572288441034.shtm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