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连续五年发布科研诚信提醒
5月11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倡导在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诚实守信行为。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第五次以“提醒”的方式倡导诚实守信行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曾庆存:
科研无“小事”,过则勿惮改
做实验、处理数据、引注文献、撰写论文……科研人的日常处处是规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犯规”。当然,“不小心”之外,有时候也可能是出于侥幸心理的“鸡贼”。面对这样一些“小错误”,青年科研人员应该如何面对?导师又应该如何处理?
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详解这些问题。
“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对青年科研人而言,只要为学的态度端正,‘小错误’即使犯了,也很容易自己发现、改正。导师一旦发现,则应严肃指出,实事求是,不能矫情。”曾庆存指出。
他把做学问的实事求是带到工地上
——回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的一件小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先生是我尊敬的恩师和长者。在关心中国高铁的人心目中,先生的直言不讳令人印象深刻。而我作为他的学生,与先生的长期接触中,深刻体会到他的严谨治学,这几乎成为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我从先生那里学到了如何做学问,更懂得了如何做人。
中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中,王梦恕院士是业绩辉煌、学术精深的专家,他从零起步,亲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以隧道及地下工程为科研主体的实验研究中心。而我之所以愿意拜他为师、投入到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中,却不仅仅为此。当时,无论是在学校里听先生讲课,还是在工地现场听他讲解对技术难题的处理方案,都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多年以后,我终于领悟,先生在学问上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源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侯兴宇:再议科研机构的学风
——写在《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发布三周年之际
当下,距离2019年6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已有三年时间。这份意见对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任务措施。
两年前,笔者不揣浅陋,撰文探讨了作风、学风和诚信的关系,提出科研机构涵养优良学风的路径。两年过去,科研学风有了哪些改观,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继续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
越是重大意外发现 越需要多层次重复
《自然》曾对1576名研究人员进行过一次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科学家在尝试重复别人的实验时失败,一半以上甚至无法还原自己的实验。
实验重复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实验结果会重复不了?在进行重复实验时要注意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赵国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越是“重大意外”发现,越需要“多层次重复”。他结合自身经验,提出许多实操建议。
蒲慕明:科研成果宣传要把握“分寸”
“科研人员要有分寸地传播成果,过度宣传会让社会过分期待,若目标不能实现,最终将造成社会对科学家和科学的不信任。”面对科研界的宣传“浮夸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直指“夸大宣传”的不良后果。
以特定方式包装、剪裁科研成果并夸大宣传,这种“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近年来越发频繁地出现。究竟什么样的成果是真正的“重大”“重磅”成果?哪些表述应谨慎使用?蒲慕明在受访时给出了建议和思考。
漏引被判抄袭“太冤”?不当引用需警惕
最近,国内某知名大学教授章栋(化名)发表在地学领域某期刊的一项研究因涉嫌抄袭产生争议。
《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联系章栋时,他连连喊冤:“我们最多是引用不当,怎么能说是恶意抄袭与剽窃呢?”
章栋表示,问题的根源是文献漏引。“原作者的思路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形成的,我的学生以为只要引用原始的文献就可以了。所以他只引用了原始的文献,唯独没引用这位作者的文献。”他解释说。
尽管章栋已写信向原作者诚心致歉并获得谅解,但相关论文最后仍被期刊编辑撤稿,理由是内容存在“重复”。
这一事件无疑反映了论文引用规范的重要性。引用规范是对论文的一个重要要求。近年来,随着高引用率成为评价研究者和论文影响力的一个参考标准,由此引发的“漏引”“不引”“高自引”等引用不当,乃至“合作互引”“审稿拉引用”“花钱买引用”等“黑引用”现象日益受到关注。
论文P图等于造假?图像处理你踩过多少“雷”
近年来,图片造假可谓是最易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重灾区,因此导致的撤稿风波一浪高过一浪。
针对目前覆盖范围最广的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 Watch)的案例分析显示,截至2021年1月20日,以图表为主的数据学术不端问题高居论文被撤销的原因之首。
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07~2017年论文发表量超过20万篇的国别论文数的统计显示,中国因图片问题的“撤稿发文比”仅次于印度和美国。
究竟什么样的图像处理算学术造假?二者之间的界限在哪里?除了部分“别有用心”的作者,许多科研人员是因为无法清晰地知晓图片处理规范,一不小心越过了“红线”。
赵国屏:一篇《科学》论文53位作者,如何署名?
2003年,来势汹汹的“非典”突然在中国广东暴发。那一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方中心)执行主任赵国屏为打开发病早期SARS冠状病毒变异进化的“黑匣子”、摸清SARS病毒传染规律,组织了一场横跨15个单位、53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的科研大协作。
这是科学家与SARS病毒的一次团战。
然而,这一重大科研项目自始至终并没有在国家或地方立项,完全由科学研究的使命驱动——从“名分”上说,项目参与者没有任何正式的任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合作产出的论文在署名上充分体现了对每一位参与者的尊重和认可,凸显了“科研水平一流,论文排名第二”的科研协作精神。
欧阳钟灿:文章千古事 “清白”留人间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只有坚守住科研诚信底线,学术生涯才能长久。
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副主任欧阳钟灿殷切寄语广大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文章千古事,“清白”留人间!
欧阳钟灿指出,衡量论文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要活着”。他引用周光召先生的话指出,“不要单纯追求SCI论文和所谓的影响因子及热门课题,要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真正有生命力的科研工作。在SCI各种因子中,引用的生命周期是最重要的。”
学术论文署名应该遵守什么规范
著作、论文等出版物是传播研究结果的主要载体,而作者署名是著作、论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事关科研人员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养成,以及风清气正的良好学风的建设。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北大“博雅青年学者”李明松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围绕学术论文署名规范等话题进行了阐述。
王德华:不符合预期的数据绝不能随便删除
科学是以数据说话的,任何科学结论都需要数据支持。数据不严谨,会产生不严谨的结论,甚至是错误荒唐的结论。这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大的,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问题时,错误的数据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实验科学无论怎样强调数据都不为过。
我认为,研究人员产生数据不当取舍行为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功利化心态、浮躁心态。例如,研究生有毕业发表论文的需要,年轻学者有晋升和申请各种名誉奖项的需要等。如果没有正确对待科学的心态,没有对待科学数据严谨的态度,而是论文至上,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出问题是不奇怪的。
杨卫平:从四个维度判定科研不端行为的“灰色地带”
有学者认为:对于科研不端的认定存在“灰色地带”,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科研不端治理实践中的困惑——在学术规范和学术不端之间,有一个复杂、有时甚至是困难的主观判断空间。
近年来,一些科技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在发布重大科研不端案件的公告中频频使用:“非主观造假”、“图片误用”、“不规范”和“有缺陷”等定性词语,受到社会公众的诟病和广大科研人员窃笑,正是上述“灰色地带”“复杂和困难”的客观表现。
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构成要件,通过适当的定性加权,协助我们对“灰色地带”做出理解、对问题性质做出判断、为适当处理提供依据。这四个维度是:主观故意性、规范偏离度、侵权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