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11
选择字号: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热—安全管控技术获突破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随着使用时长增加,锂离子电池的理化特性会发生非线性变化,宏观表现为电池一致性发散、产热增加、安全边界演化、微小故障多发等特征,锂电储能系统的安全运维因此面临巨大挑战。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针对这一问题,该所研究员蒋方明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技术”课题三“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电、热、安全管理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蒋方明团队研发出3项创新成果:一是研发了梯次电池及储能系统多尺度多场耦合仿真平台,揭示了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从电极介孔到宏观储能系统尺度的性能演化规律;二是构建了适应不同动力电池原始散热设计、具备热值估算动态调控能力的热管理系统,研制了国内首台液冷式锂电储能系统样机(100kW/500kWh);三是提出了“瞬发性安全故障表征监控+渐变性故障演化特征分析”的安全管控体系,实现了对梯次电池储能系统电、热、安全的有效管控。

“电能存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蒋方明表示,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热—安全管控技术难题的攻克,将推动长效安全的锂电储能系统由应用示范走向大规模推广,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践行“可再生能源”+“储能”的低碳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学报》 (2022-05-11 第3版 领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