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31
选择字号:
基金委举办二0 一四“捍卫学术道德 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
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监管打击力度

 

本报北京12月30日讯(记者彭科峰)今天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京召开“捍卫学术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通报2013~2014年度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基金委主任杨卫、基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出席。

近五年来,基金委共处理科研不端行为案件227件,对195人及11个依托单位作出了相应处理,共撤销已获资助科学基金项目74项。

“2014年,基金委共接到206件学术不端的投诉、举报。其中,审议通过33件,处理34人,通报批评12人,内部通报22人,撤销资助4个,并对1个依托单位提出内部通报批评。”陈宜瑜介绍。

杨卫强调,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是基金委一以贯之的态度,对收到的每一起投诉举报,基金委监督委员会都逐一认真分析,撰写初核报告,对线索具体或证据明确的投诉举报开展调查处理。特别是近年来,为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管、打击力度,基金委在受理投诉举报的同时进行“主动出击”,依托自主研发的“项目相似度检查系统”,查处了一批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重复申请、申请书买卖等科研不端行为的典型案例,有效避免了重复资助,对科研不端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切实维护了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

杨卫指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整治与惩处只是一种处罚手段,要在源头上遏制此类行为,必须要加强制度监管,同时进行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为此,基金委近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科研诚信规章制度,包括对《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进行修订,制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行为规范》等。二是加强科研诚信工作的宣传教育,如利用片区会、巡讲会宣传科研诚信,通报典型案例予以警示,在年度《项目指南》中增加“申请须知”、提醒申请者诚信申请等。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查处力度。基金委于去年下半年启动“科学基金科研不端行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并依托该项目启动了“科研不端行为案例库”及“科研不端行为网络举报平台”的研发工作,提高查处效率和惩治效力。

杨卫还指出,今年基金委启动的科学基金“十三五”战略研究首次将科学基金监督审计与科研诚信工作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彰显了依法治委、捍卫学术道德的决心。此外,依照国务院发布的2014年第11号文件精神,基金委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基金科研报告制度,同时推动项目结题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和资助项目申请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学术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是一个具有自清洁能力的场所。对仰望星空的人,应该将科学道德奉为至上宝典。科研诚信这条红线任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不能触碰,谁碰了这条底线,最终结果只能是出局。”杨卫最后强调。

《中国科学报》 (2014-12-3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