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7
选择字号:
一周三思

 

捧得越高 摔得越惨

11月3日,“抗震小英雄”雷楚年因涉嫌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印章罪出庭受审。

6年前,因在汶川地震中救了自己的同学,雷楚年获得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称号,并成为2008年的奥运火炬手。

从英雄变成嫌疑犯,雷楚年的人生轨迹偏离正常轨道太远,但又并非偶然。从相关报道可以看到,成为“英雄”前,雷楚年只是一个平凡少年,甚至学习成绩并不好,但这都不影响他在危急时刻不顾安危去救同学。平心而论,在汶川、玉树地震等灾难面前,像雷楚年这样参与救灾救人的英雄并不鲜见,只是雷楚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社会把这位“英雄”举得太高,对其期望太高。

首先,公众对雷楚年期望太高。从某种角度而言,英雄是社会所孕育出来的,也反映了公众对英雄的期待。我们渴望出现英雄,但完美的英雄形象往往只存在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在英雄稀缺的社会中,人们愿意推举一个英雄,并相信英雄有超凡的能力。

其次,地方政府对“英雄”期待过高。在灾难面前,地方政府需要树立典型补充“正能量”。在各种荣誉、褒奖接踵而至后,在到处作报告演讲中,雷楚年失去自我,觉得“我是国家的人,不必为我操心,国家怎么可能不管我”,因此也逐步养成追求奢靡不思进取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最后,媒体也对“英雄”期待过多。公众渴望英雄,媒体又投其所好,推波助澜塑造“英雄”。成为“英雄”后,突然之间来了很多记者,报道雷楚年的英勇事迹,甚至有电视台给他做了一期14分钟多的《少年雷楚年》的专题电视片。不仅如此,学习成绩一般的雷楚年被一所重点中学免试录取,并每月给他发放200元的补贴,为了让他跟上全班的进度,各科老师还给他“开小灶”……

不仅被外界视为英雄,雷楚年本人也沉溺于这种荣誉不可自拔。他觉得自己真是“能人”,可以帮人上户口、购买驾照、发包工程等,从而一步步滑入犯罪的泥淖。

雷楚年的案例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英雄、怎样塑造英雄,怎样宣传英雄。我们应多一些客观理性,适可而止,少一些无限拔高。英雄也是普通人,只是在某方面有些过人之处或在某个时点作出特殊贡献而已。把他们捧得过高,只会让他们摔得更惨。

开车玩手机入刑应慎重

本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建议将“开车玩手机”纳入危险驾驶罪的言论引起热议。对此,支持者认为开车玩手机,属于“盲驾”,完全罔顾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危害不亚于醉驾,应该入刑。反对者强调开车玩手机目前属于违法行为,罚款50元记2分,直接入刑太苛刻了。

笔者认为,开车玩手机的确分散司机注意力,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但将其入刑一定要慎之又慎。

沈金强提到的案例是,今年9月,公交车司机高某在驾驶过程中,不到7分钟的时间里,掏出手机一共低头看了39次;结果,就在他看手机的时候,公交车与骑自行车的杨某发生碰撞,杨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不可否认,在媒体报道和身边朋友的反映来看,大多数人都有开车时看手机、接电话,甚至等红灯时玩手机游戏、刷微信等行为。但像案例中7分钟看39次的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目前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已有对开车使用手机的处罚,因为一些特殊案例是否必要去耗费人力物力立法入刑有待商榷。

同时,解决开车玩手机的问题不只入刑一个办法。如果事无巨细都要用入刑来解决是否失之简单。比如,之前的闯红灯是罚款200元记3分,现在变成罚款200元记6分;之前的不按规定安装号牌、遮挡号牌,罚款200元记6分,现在是罚款200元记12分。尤其是涉及号牌违法,一次性扣12分。加大处罚力度后,此类违法行为现在明显减少。处罚开车玩手机者也可考虑照此办理。

另外,将开车玩手机入刑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什么是玩手机,“玩”到什么程度入刑难以界定。来电话拿起手机挂掉来电算不算“玩”,用蓝牙耳机或车载音响接打电话算不算“玩”,玩手机要如何监督、如何取证等这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解决。

因此,虽然开车玩手机的确是危险行为,的确需要加大处罚力度,但是否入刑仍然值得商榷。

生活不能自理 如何为民办事

近日,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此言着实让网友大跌眼镜。

如果官员忙于公务,分身乏术,偶尔让秘书代定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他们出行有专车接送,去机场即出入贵宾厅,到银行当贵宾接待,去医院有特需门诊,子女上贵族学校,生活用品由司机送到家……久而久之,一些原本为民办事的“公仆”完全脱离了群众生活,他们生活的圈子、接触到的人完全和大众隔离,即使官员有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也不知民生所苦、大众所需。

部分官员生活“不能自理”,源于官员处在对权力极度迎逢的生态环境中。秘书或助手全方位的伺候让官员“四体不勤”。某些地方,秘书或下级要会“来事”、很“懂事”,才能得到赏识。而会“来事”、很“懂事”无非是把官员甚至官员亲朋好友的大小事情都安排妥当。

官员生活长期被权力包裹,可能会把这样的作风带到工作中去。自己办理登机都觉得困难,那如何面对和解决比办理登机难得多的民生问题?享受惯了安逸的官员会不会把一些本该由自己出面为老百姓解决的麻烦事丢给下属,或是搁置不办?

试想,一个患上“秘书依赖症”端不了杯提不了包开不了门的大老爷,一个没有人代拟讲稿安排事宜就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甚至不会思考的人,一个习惯让家里人“鸡犬升天”各种“搭便车”的官员,如何能有正确的履职态度与服务意识,如何能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办事?

《中国科学报》 (2014-11-07 第3版 一周国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