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莫巧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18 21:14:4
攻克难度才有高度

 
《高岗传》,戴茂林、赵晓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定价:59.00元
 
□莫巧琳
 
高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位国家副主席之一,但在1955年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又被认定为“高饶反党联盟”的首领。这样一位在党的历史上有过较大影响且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应有传记面世当在情理之中。然而,十分遗憾,虽然目前可以看到一些描写高饶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但系统研究科学阐述的《高岗传》在此之前仍是空白。
 
看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岗传》,笔者深深感到,就影响力而言,《高岗传》早应面世,而且本书的两位作者在1995年就承担了全国党史人物研究会下达的《高岗传》撰写任务。但是,撰写和出版《高岗传》确实是一项艰难的重任。就写作而言,大量的当事人要采访,传主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要考察 ,相关的档案、文献资料要查阅,尤其是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高饶事件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评析。然而,高岗岂是一般人物?高饶事件何其复杂?为这样的人物立传岂非易事?因此,本书的作者在后记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高岗作传,是件难事。收集资料难,论证评价难,出版发表难。”
 
然而,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高岗传》,竟然能克服了这些艰难,经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的审核,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终于出版了!
 
这首先源于作者不懈的努力。历经15年写作一本书,虽有波折但终成正果,实属不易。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本书的质量。看完这本传记后笔者有如下感叹:
 
这是一部题材重大、导向正确的书。高岗不是非同寻常的人物,因他的错误而引发的高饶事件更是党执政后所发生的第一场重大的党内斗争。评述高岗的一生无法回避评价高饶事件,但本书对于高岗一生功过的叙述和评价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对于高岗曾经犯过的严重错误,书中既有事实描述又有原因分析;对于高岗在不同时期为陕北根据地的创建、东北根据地的发展乃至新中国经济建设所作出的功绩,书中也给予了实事求是的介绍和评析。
 
这是一部史料翔实、以史为据的书。作者为收集史料,两次来到高岗的家乡,深入到当时还不通汽车的高岗出生地召集知情人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作者查阅了中央档案馆等6家档案馆收藏的相关档案资料和众多文献材料,访问了包括高岗妻子、儿女、秘书、部下等在内的很多知情者,参阅了老一代革命家撰写的相关回忆等资料。其中的很多重要史料是在本书中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书。政治人物的传记,很难摆脱扳着面孔流水账式叙述的窠臼。然而,此书不然。翻开这部传记,独特的“引子”让你欲知详情,文采飞扬的叙述让你欲罢不能,高岗一生的传奇经历以及引发的重大的历史事件让你欲知究竟,难得一见的30多幅照片让你仿佛回到那硝烟弥漫的历史时空。把一个政治人物的传记写得如此引人入胜,确实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这是一部引人思索、总结经验教训的书。高岗的一生有过辉煌,也犯过大错。高饶事件原因复杂,过程曲折,教训深刻,发人深省。如何评价高岗的一生?怎样评述高饶事件?虽然书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面对如此重大的研究课题,本书留给读者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
 
《科学时报》 (2011-05-19 B3 社科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