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王璐 冉新泽 赵虹霖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4-8 6:17:10
应对核危机 奋战五昼夜
第三军医大学程天民院士领衔主编《核事件医学应急与公众防护》出版
 
截至3月30日,日本东北部地区9级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造成11168人死亡、16407人失踪,两周时间内发生6级以上余震59次。由此引发的福岛核电站危机,更是受到全球关注。
 
福岛核电站危机除了给日本人民造成重大灾难,更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和关切。众所周知,核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会为害人类。由于其发生突然,涉及范围广,受累人数多;更因传言众多,众说纷纭,极易造成公众思想混乱,使人们“谈核色变”,如多个城市出现抢购碘盐事件。所以有必要一方面加强防护,另一方面加强科普宣传,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从根本上解除核事件对公众产生的心理影响,避免对公众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积极行动,由我国著名防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教授领衔,从3月14日下午开始,到18日完成初稿,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奋战5昼夜,快速高效编著完成《核事件医学应急与公众防护》,3月30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极短时间内,为大家献上了这部精美的“科普大餐”。
 
这本具有权威性的科普性读物,由程天民和粟永萍两位教授任主编,十多位专家学者参编,以新颖的“条目式”方式,分设基本知识、核事件、核损伤、医学应急、辐射防护和心理防护等六个部分,100项条目,共9万余字,非常利于读者阅读,既可通览全书,又可按需选读有关条目。该书阐述了有关核的基本知识,介绍了核事件,特别是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情况和核事件造成的伤害,地区医院到专科医院的医学应急处置,包括公众个人在内的不同层次的辐射防护要求,以及心理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目前,福岛核电站事故尚未得到彻底控制,还不能确切估计最终的危害程度,据东京电力公司28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积水的放射性活度超标10万倍,因此给人们留下的事故阴影仍将继续。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公众普及核知识、防控核事件、加强核防护、医治核损伤、消缓核恐慌、确保核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编写这本读物的过程中,84岁的程天民院士和81岁的罗成基教授“身先士卒”,与大家一起昼夜奋战,研究所全体同志,团结协同,高效运作。出版社按“加急件”处理,从而保证了本书的快速编著(5天)、快速编辑校对(5天)和快速出版发行,快速奉献给广大读者。
 
(王璐 冉新泽 赵虹霖)
 
《科学时报》 (2011-04-08 B2 综合报道)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