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包晓凤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4-16 0:40:23
携手健康 共筑希望
专家呼吁全社会关注帕金森患者
 
本报讯 “防治帕金森病,尽早识别疾病尤为重要。如果发现有手脚抖动、手动作笨拙迟缓、走路时一侧手臂不摆动或者少摆动、腿拖步、表情呆板‘面具脸’、肌肉僵紧等症状,应警惕患帕金森病的可能,尽快到正规医院找专家看病确诊。这样就能为尽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赢得时机。”北京宣武医院陈彪教授说。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北京帕金森病友会共同主办了“携手健康·共筑希望”的对帕金森患者关爱的主题活动。在北京,今年是帕金森病友会成立的第七个年头,病友会将继续组织多场患者教育活动,向患者传播正确的疾病防治理念。同时启动的面向全国帕金森患者的摄影、征文比赛也是今年主题活动的一大亮点。
 
据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张振馨介绍,我国目前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已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总人数的一半,并且近年来患病人数仍在不断上升,每年新增病患10万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帕金森病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性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患者常出现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异常等症状,以致生活不能自理。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
 
左旋多巴类药物仍然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尤其是治疗开始的3~5年内。而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可能会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甚至是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
 
在改善运动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手术无疑是对传统药物治疗很好的补充。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张建国教授说,目前的手术治疗主要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它是通过植入体内的脑深部电刺激,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控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神经电活动,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原有活动能力。
 
其实,针对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探索从发现这一疾病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纵观整个帕金森病治疗,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理科、疾病护理、康复科,这就需要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陈彪强调从多学科入手才能更好地诊治帕金森病。
 
《科学时报》 (2010-4-16 B2 技术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