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包晓凤 张思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4-16 0:40:23
介入治疗在生命之河奔腾
2010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CIT已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品牌性介入心脏病学学术盛会。本次以“规范和创新”为主题的CIT2010大会,为广大心血管介入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师等呈现出更多的亮点与看点。

 
□本报记者包晓凤 张思玮
 
“作为一个医学学术会议,最吸引人的环节当属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也就是最新临床试验首次报告,此次会议将公布14项最新临床试验结果。”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前任主委、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于3月31日~ 4月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是由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理事会、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大会(TCT)、日本复杂心血管治疗学大会(CCT)、拉丁美洲介入心脏病学会(SOLACI)等联合主办。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
 
居国际领先地位
 
“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方面,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创新,己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教授秦永文说。
 
有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新生活产婴的6.87‰~14.39‰之间,每年新增患病婴儿有15万~ 20万例,而每年开展的介入或外科手术仅6万~ 7万例。这一方面部分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不明显,患者和家长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二是源于经济原因,不少患者因缺少治疗费用选择了放弃。
 
“目前,介入疗法已成为许多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有相当一部分病变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方式达到治愈目的。”秦永文说。
 
据了解,秦永文带领的课题组专注于介入治疗缺损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新型封堵器的研究开发,己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而且还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此外,他率先提出了术前进行有介入手术适应症筛选的经胸超声“三切面”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攻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
 
需要智慧与技术的结合
 
“用介入技术开通CTO病变犹如攻克坚如磐石的堡垒,攻克CTO的专家需要集聚所有介入治疗战略战术,达到智慧与技术的最高境界。虽然‘堡垒’的第一道城门已打开,但仍需作好‘持久战’的准备。”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说。
 
近期,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题为《攻克CTO》一书,此书是韩雅玲和北京安贞医院吕树铮教授,联合国内9家医院和日本丰桥心脏病医院的32位专家共同编写的。
 
“过去CTO病变介入治疗仅在中国少数高手之间切磋,而目前开展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医师呈动态性增多。”韩雅玲说,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临床攻克CTO堡垒有指导意义。
 
该书从内容上,深入浅出地叙述了CTO病变的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模型和前向开通技术等基本理论,聚焦于逆向开通技术、围术期处理和干细胞治疗CTO病变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等。在形式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诸位编者的实践经验。
 
完全生物降解支架
 
有望引领介入心脏病治疗革命
 
无血栓、无再次手术和很低水平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这是近日有关专家对雅培公司宣布完全生物降解支架(BVS)的ABSORB研究成果的评价。
 
国内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经历了球囊扩张术、普通金属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发展。其中,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突破性地解决了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问题。
 
据介绍,正处于研究阶段的BVS技术的成份是多聚乳酸,这是一种已被证实的生物相容的材料,该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植入产品,如可吸收缝线。这项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技术旨在打开阻塞的血管,并在其愈合前提供支撑。一旦当血管能够无须额外的支撑而保持通畅时,这个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能够缓慢地被身体分解代谢,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全消失。
 
“因为没有永久性的植入物留在体内,用BVS治疗的血管能够像未经治疗的血管一样的自由移动、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并能搏动。这种能够恢复正常血管功能的潜能,或者说能恢复血管功能的治疗。”雅培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碘克沙醇列入医保
 
患者医生双受益
 
近20年冠心病介入诊疗在我国已广为普及,对比剂的使用率及使用量越来越高,加之人口的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对比剂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升高趋势。
 
记者在CIT2010新闻中心了解到,威视派克(碘克沙醇)作为GE医疗集团推出的新型原研第三代对比剂药物,以其独特的心肾安全性与舒适性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并被人保部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这不仅在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广大百姓患者带来更为实惠的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国内患者将有更多机会临床使用国际权威学术机构重点推荐的新型对比剂。”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据了解,威视派克(碘克沙醇)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型、六碘化、与血液等渗的X线造影剂。它除了能够有效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外,对心律、心功能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也显著降低,同时对患者疼痛感和严重灼热感发生率上较之其他产品显著偏低。
 
《科学时报》 (2010-4-16 B2 技术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