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钱学森:是千里马更是伯乐
——写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96岁华诞之际
 作者:李晨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12-11 0:40:45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12月1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96岁华诞,今年也是钱老突破美国的封锁回到祖国52周年。对时间的长河来说,50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半个世纪却是最有作为的重要的半生。12月10日,这个颇有意义的日子到来之际,北京飘着雪花的天气里,钱老的朋友、同事、学生聚在一起,学习他的创新思想,探讨如何在中国培养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
 
涂元季是钱学森院士的学术助手,他首先发言:“温总理最近两次看望钱老,钱老全面阐释了从理工结合到文理相通的教育模式的转变。”涂元季说,钱老本人走的就是从理工结合到文理相通的道路。他对此的典型论述体现在1991年给朱光亚的一封信中,这封信不长,但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科技高等教育的历史。钱老在信中说,19世纪下半叶正式开始的工程师教育,即培养有科学基础的工程师,典型的是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模式,把理科和工科分开设置。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套模式都被公认为是成功的。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需要更高的基础科学知识,所以进行新的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要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个方面的能力,由此出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体制,就是理工结合,重点是培养博士通,现在这个体制已经在全世界推广。但是,钱老强调,为了迎接21世纪中国建设的需要,有必要考虑在麻省理工学院时代和加州理工学院时代之后,再开创一个高等教育的新时代,那就是培养科学技术帅才的时代,不但理工要结合,而且要理工文相结合。
 
“钱老非常重视教育,他曾说,所有的事都要人去办,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不行。‘我说的人才不是一般的人才,是能解决重大问题、有重大创新的人才。’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拔尖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涂元季回忆钱老说过的话。
 
同样关心着教育的钱学森,在曾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眼里,还是一个思想非常敏锐的人,他总是比别人看得远,在别人还没有看到某一项科学研究价值的时候,就表示支持。韦钰回忆,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钱老就提出了思维科学,但是受到当时我国科学水平发展的限制,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其含义。“其实他远早于西方提出这个概念。”韦钰说,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韦钰是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学会第四个发起人,她和国际上著名的神经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可以基于脑来研究教育,而这是钱老在几十年前就提出来的想法,必须把教育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但韦钰感到,现在我国教育界基本还不接受这个想法。
 
韦钰说:“我是从心里对钱老感到非常崇敬,想循着钱老的思想,做一些事情。”
 
国防科工委原副主任怀国模说:“钱老不仅本人是千里马,而且还是善于发现、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伯乐。在宏大的工程建设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伯乐,善于发现各方面的创新人才。钱老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怀国模说,今天中国的载人航天能够成功,钱老的思想实际上是我们成功的源泉,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既要重视创新,又要重视培养创新的领军人才。
 
在钱老的鼓励之下,年轻时解决了我国导弹难题的王永志,今天已经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感慨地说:“钱老和别的老专家不一样,他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我听说过一些,他亲自写教材,给大家讲解导弹概论,以后又经常作大报告,介绍自己是如何走过来的,大家要注意什么。像他那样重视人才培养的,真的很少见。他不仅是一位很伟大的科学家,航天工程的奠基人、开拓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因为要想中国强大起来,国际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靠人才,不培养人才,一切都是空想。”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是钱学森在美国工作时带的中国研究生之一。1954年,郑哲敏即将回国,而钱学森还被封锁在美国。临别之前,钱学森特别叮嘱郑哲敏,让他回国后要极力宣传运筹学,并传达给清华大学的钱伟长教授。他认为这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很重要。
 
“钱老回国的时候没有想过要建立什么,写什么书,做什么论文。我们今天学习钱学森的创新思想,其实他本人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他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科学的领军人,科技的帅才。他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努力,在爱国主义的思想下来做这些事。”郑哲敏说。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王德春:母语不通,外语同样学不好
杨振宁:学术研究离不开三大要素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立足林业特色 谱写绿色篇章
劲风满帆正远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通“农城之窗”
吉林大学成立首批德育工作创新示范基地
大学生最不喜欢名词解释
评论:如此偷换概念,林业局太有才了
人民大学博导家中跳楼身亡 称不愿苟且偷...
2007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结果...
武夷山:SCI有被妖魔化的倾向
吴新智院士:不要认错“人”了
周光召:今天的科技界民主氛围太少
12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鉴定虎照十个李昌钰不如一个人大代表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