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DE 论文解读 | 王学男: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重塑中国教育自信 |
|
论文标题:DeepSeek’s Chinese-Style Innovation Restores China’s Educational Confidence
期刊:Frontiers of Digital Education
作者:Xuenan Wang
发表时间:25 Jun 2025
DOI:10.1007/s44366-025-0052-0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2025年初,DeepSeek推出开源模型DeepSeek-R1,它在强化学习、混合专家模型等多方面有创新,以低成本超越OpenAI o1,引发《纽约时报》等国际关注,为全球AI发展注入活力,也为中国教育自信的重塑和中国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深远影响。

研究论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王学男在Frontiers of Digital Education(《数字教育前沿(英文)》)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eepSeek’s Chinese-Style Innovation Restores China’s Educational Confidence的文章,从教育研究与技术观察视角,探讨了该技术突破背后的教育逻辑及其对中国教育信心重树的启示。
DeepSeek团队核心成员多毕业于中国重点中学的实验理科班,并且高等教育也是在中国本土高校完成,他们的成功恰恰证明了中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直接挑战了“中国缺乏顶尖创新人才”的刻板印象。在技术创新方面,DeepSeek敢于打破现有路径依赖,尝试算法优化。DeepSeek修改可用架构、优化算法,创建更精简高效的模型生成范式,从中国特有的文化语境、商业场景和社会结构中提取数据价值,在方言理解等领域适应性远超国际竞争对手。它完全采用开源方式,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注重技术在实际场景应用。开源带来技术透明与共享,吸引创新想法,推动技术迭代,DeepSeek借此希望打造中国主导的AI社区生态系统,改变行业格局。
DeepSeek的成功同时展现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反思和自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其开源做法是对中国教育系统的深刻反思与信心展示。DeepSeek核心团队成员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竞争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潜力,且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培养其实践与创新能力。中国教育系统还在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政府加强支持使优质教育资源更普及。
DeepSeek与教育的快速融合应用体现了AI赋能中国教育的活力。它通过算法优化,重构教育话语权,进而促进AI平权,其独创的混合专家模型架构,用极少的参数总量完成复杂推理任务,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算法创新,直接颠覆了“算力决定论”的西方技术叙事。它还通过技术赋能,重构教育新形态,实现了对智能技术从工具使用到思维启发的质的飞跃,打破西方技术框架下的教育同化。其作为从技术自信到教育自觉的跨越过程,当DeepSeek-R1模型以低计算成本实现与GPT-4相当的性能时,其意义远超技术突破本身。在全球AI伦理框架制定中,DeepSeek团队提出的“技术向善三原则”(普惠性、透明性、可控性)被30多个国家采纳,这使中国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制定参与者。当DeepSeek代码在剑桥大学实验室运行时,它承载的不仅是算法,更是东方智慧对技术文明的独特诠释。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DeepSeek引发的教育变革恰似当年的“五四运动”,它以技术创新为前驱,推动教育从“器物革新”迈向“文明觉醒”。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深刻指出“真正的教育自信,不在于一味地否定他人,而在于深刻理解并充分发扬自己文明的内在逻辑。”这种教育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之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DeepSeek的启示或许在于当我们在追赶世界科技前沿的过程中,成功地完成了对自身教育体系的重构和优化,并充分激活了自身文明的内在潜力。其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国教育体系培养人才的能力,也为重树中国教育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信息
Xuenan Wang. DeepSeek’s Chinese-Style Innovation Restores China’s Educational Confidence. Frontiers of Digital Education, 2025, 2(2): 15
https://doi.org/10.1007/s44366-025-0052-0

识别二维码,免费获取原文
作者信息

王学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教育数字化、科学教育、民族教育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其中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STEM教育创新与实践中小学机器人课程建构》入选“2023 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拟推荐书目的公示公告”,成为目前唯一一本教育部教材局推荐的贯通高中、初中和小学的STEM教育读物;参与撰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5部。其中,代表作有:《科学培养“三农”工作队伍 助推乡村振兴》(载《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政策研究》(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20期全文转载)、《同构: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种关联》(载《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不同教师群体对教育大数据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载《开放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等。主持“大数据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应用研究”、“STEM教育创新与实践:中小学机器人课程建设的研究”“三区三州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机制研究”、“‘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机制深化研究”、“内地民族班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院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项目6项,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多份决策资政报告获得统战部六局、民政部儿童福利司、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民族教育司、政法司等领导批示。
往期回顾
最新 | 清华大学出品《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附免费下载方法)
论文解读 | 学习的演变:评估 GenAI 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
前沿讲堂 | 张立国: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问题及其规约
期刊介绍
期刊特点
1. 国际化投审稿平台Editorial Manager方便快捷。
2. 严格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
3. 免费语言润色,有力保障出版质量。
4. 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
5. 不限文章长度。
6. 审稿周期:第一轮平均30天,投稿到录用平均60天。
7. 在线优先出版(CAP)。
8. 通过Springer Link平台面向全球推广。
在线浏览
https://journal.hep.com.cn/fde
(中国大陆免费下载)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44366
在线投稿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fode/
邮发代号
80-164
联系我们
fde@hep.com.cn
010-58582344, 010-58581581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