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Atom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atoms
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原子钟代表了精密计时技术的巅峰。通过特定频率的微波或激光激发目标跃迁,以此为参考对微波振荡器或激光器进行反馈稳频,构成了原子钟的工作基础。微波原子钟因在小型化与可搬运性方面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导航与通信领域;而光学原子钟已达到10-18量级甚至达到10-19量级的频率精度,为新物理发现提供了重要工具。当前,对超高精度原子钟的需求持续增长:现有原子钟性能不断提升,核跃迁等新技术也日益成熟。

Atoms 邀请了清华大学的张建伟博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房芳博士和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的张升康博士建设特刊Ultra-Precise Atomic Clocks (超精密原子钟)。本特刊聚焦基于中性原子、离子阱、原子核及分子等量子体系的超高精度原子钟进展,以及高精度原子钟在导航、通信、暗物质搜寻、相对论检验等基础物理中的应用研究。同时,我们也欢迎原子能级结构相关的研究工作。特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 原子钟;
• 微波频标;
• 光学频标;
• 离子阱技术;
• 原子核钟;
• 超稳微波;
• 超稳激光;
• 超高精度光频比对;
• 原子能级。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3月31日
客座编辑介绍

张建伟博士
张建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博士学位。曾任德国马普学会光学所博士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基金等项目。在PR Applied、PRA、PR Research、APL、OE、O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荣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一等奖1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
研究领域:原子钟;离子阱微波频标;离子阱光学频标

房芳博士
房芳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南开大学晋升副教授;2001年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2007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2010年7月入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获国家创新争先奖状并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2021年获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目前主要从事冷原子喷泉钟、离子光钟及时频计量相关科学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科技部大仪器专项等多项研究项目,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
研究领域:冷原子喷泉钟;超稳微波;光钟

张升康博士
张升康,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校企联聘学者,长期从事量子频标与精密守时、时频传递与应用技术研究。是空间计量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授时与时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领域:基于卫星、微波和激光的精密时频传递;基于单镱离子的光钟;基于汞离子的微波钟
特刊链接:
https://www.mdpi.com/journal/atoms/special_issues/X2J04D2040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