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全等 来源:《先进科学》 发布时间:2024/5/21 11:15:50
选择字号:
新型靶向纳米药物为心脏修复提供新思路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教授魏全团队联合生物治疗研究中心教授钱志勇团队在《先进科学》发表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甘露聚糖(Man)的新型靶向纳米药物Que@MOF/Man,通过精准靶向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细胞,有效递送抗氧化和抗炎药物槲皮素(Que),以减轻氧化应激和重编程巨噬细胞极化,从而促进心脏修复,为心肌梗死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现行的心肌梗死(MI)临床治疗手段,如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能够在急性期迅速恢复血流并降低死亡风险,但在维持长期心脏功能和促进心脏修复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对改善MI患者的长期预后至关重要。

MI的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间通信,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其中,巨噬细胞引发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MI后心脏修复的关键因素。持续未受控制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脏组织重构,进而引发心脏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因此,有效调控巨噬细胞的炎症级联反应和氧化应激,及时调节其功能状态转变,进而改善MI后梗死区域的免疫微环境,对促进心脏修复和改善MI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中,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槲皮素(Que)封装进金属有机框架(MOF)中,并在其表面修饰了甘露聚糖(Man),构建了Que@MOF/Man纳米药物。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强大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中和过量的活性氧(ROS)并调节炎症反应。然而,槲皮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通过纳米封装技术,Que@MOF/Man 纳米药物不仅提高了Que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还通过Man 的靶向作用实现了对炎性巨噬细胞的精准递送,以减轻梗死区氧化应激和重编程巨噬细胞极化。

实验结果证实,Que@MOF/Man纳米药物能精准靶向炎症细胞,有效缓解MI后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心脏修复。这一策略的成功实施,不仅为MI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其他涉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的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纳米药物的精确递送,实现了药物在病变部位的定向释放,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系统性毒副作用。此外,研究中使用的槲皮素和甘露聚糖都是天然来源的生物活性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来源:中国科学报 杨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8910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老化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向单陀螺仪操作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