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琛等 来源:《血液与肿瘤学杂志》 发布时间:2022/6/6 22:57:15
选择字号:
复旦交大科研团队联手解析膀胱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尿路上皮癌,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膀胱电切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但目前人们还缺少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蛋白层面上的分型分析。

基于此,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丁琛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侯英勇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剑明团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赵健元团队联合,对11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蛋白组、基因组、转录组和磷酸化组测序分析,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既往病史,生存情况进行整合分析,描绘了中国人群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蛋白基因组表达谱,发现了肿瘤特异性通路和激酶。6月4日,相关研究在《血液与肿瘤学杂志》上发表。

“本研究通过大队列样本,描绘了中国人群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多组学图谱,鉴定到了膀胱癌中常见的突变。”丁琛告诉《中国科学报》。

研究人员通过对肿瘤和形态学正常的尿路上皮对比和多组学分析发现,肿瘤组织高表达的细胞周期和细胞粘附通路,形态学正常的尿路上皮中,高表达通路有上皮细胞分化和跨膜转运。这一成果描绘了中国人群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蛋白基因组表达谱,发现了肿瘤特异性通路和激酶。利用蛋白组数据进行分子分型,并发现了每个分子分型特异性的激酶。通过对非肌肉浸润膀胱癌和肌肉浸润膀胱癌的整合分析,发现了驱动非肌肉浸润膀胱癌浸润的潜在机制。另外,该研究还描绘了膀胱尿路上皮癌免疫分型的特征。此研究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双虎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2-01291-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