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松海等 来源:《深海研究第一部分:海洋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5/18 16:23:22
选择字号:
我国南海是抹香鲸繁育场有了新证据

 

111111.jpg

 

222222.jpg

南海海域的抹香鲸 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在海上,尽管要看一眼抹香鲸并不容易,想一眼认出抹香鲸却算不上太难,它们那像大箱子一样的方形脑袋在大型鲸类里非常具有辨识度。它们因体型巨大、外表憨厚可爱而深受人们喜欢,但真正闻名于世并非靠外表,而是它们“生产”贵如黄金的龙涎香。

这个深海动物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们是二氧化碳的重要储存库,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起着关键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之前由于缺乏科学调查和研究,我国抹香鲸的科学信息依然非常稀缺。为此,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以下简称深海所研究团队)连续在我国南海开展了多个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并发现南海相关海域极有可能是抹香鲸重要的繁育场。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深海研究领域期刊《深海研究第一部分:海洋学研究论文》(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上。这是我国海洋哺乳动物研究领域首次在深海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标志着我国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已进入“深海时代”。

揭开抹香鲸神秘面纱

一提到抹香鲸,许多人对这个名字倍感好奇,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其肠道可以形成一种叫“龙涎香”的分泌物。但是,并不是每一头抹香鲸都能形成龙涎香,只有少数抹香鲸因机缘巧合才有可能形成这种具有特殊香味的分泌物。

抹香鲸虽为齿鲸,却拥有类似须鲸的庞大身躯。今年4月19日,浙江象山搁浅了1头长达19.5米的雄性抹香鲸个体,该个体的体型接近雄性抹香鲸的上限,让现场震惊不已。

据了解,一头初生幼鲸的体重可达500至1000公斤,体长可达3.5至4.5米。成年雄性个体重达35至55吨,雌性一般10至20吨。成年雄性个体的体长可达14至16米,雌性10.5至12米。据国际捕鲸委员会统计,最大曾有体长达20米且体重达60至70吨的雄性个体记录。

一般认为身躯越大的物种越倾向摄食低营养级的生物,以降低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比如多数身躯庞大的恐龙都“吃素”;蓝鲸和大翅鲸等地球最大型动物却滤食最小型的浮游动植物。

然而,抹香鲸却是一个例外。支撑起它们近20米身躯的并非浮游生物等低营养级生物,而是同为捕食者的深海头足类动物。这一奇特现象引起演化生物学家的兴趣,让人遗憾的是其演化驱动力迄今尚不明了。

“抹香鲸踪迹神秘,其生活习性也非常独特,具有典型的性别差异。”论文通讯作者、深海所研究员李松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

抹香鲸通常生活在500~1000米以深的水域,一般会形成两种群体,一种是育幼群体,另一种是雄性群体。育幼群体是指雌性个体与幼鲸、亚成体组成几头至十几头的母系群体,无长距离迁徙或移动,活动范围不大。在母系主导的育幼群里,年轻雄性个体会在10岁左右陆续离开,组成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雄性单身汉群体,也有少数雄性个体不集群单独活动。

研究人员发现,在成年之后,雄性抹香鲸不仅要到处寻找食物资源,还要在其它母系群之中寻找雌性求偶。为了获取食物,有些雄性甚至远渡重洋,从热带海域前往不结冰的极地地区获取食物。因此,相比于育幼群体,成年的雄性抹香鲸会进行长距离“旅游”,移动范围可达数千至上万公里。

发现南海抹香鲸繁育场证据  

抹香鲸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鲸类物种之一,从不结冰的极区到赤道都有出没记录。在捕鲸时代,抹香鲸曾经是重要的捕鲸对象之一,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鲸肉、油脂及龙涎香等。但在美国人汤森德1935出版的世界捕鲸地图里,标注了全球1761至1920年间对抹香鲸的捕猎情况,但并未给出我国海域的相关信息。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均有零星的抹香鲸搁浅或误捕事件。1993年6月海南琼海曾搁浅1头抹香鲸个体,2001年广西北海渔民在琼州海峡拖回1头死亡成年个体(体长18.4米),2017年3月广东大亚湾曾搁浅一头雌性怀孕个体(体长10.8米),等等。

“但是,这些碎片信息只能说明抹香鲸偶然会在南海出现,并不足以证明我国海域现在还拥有定居型的抹香鲸群体。”李松海说。

近年来,深海所研究团队在海南岛以南的南海海域开展了多个深潜/远海鲸类调查航次,在航次执行的不同季节(3~8月份)都能在南海考察海域(中部和北部)目击到抹香鲸群体,共计观察到100多群鲸豚动物,其中包含9群抹香鲸(平均集群规模为5头个体)。

3333333.jpg

2324213.jpg

南海抹香鲸母子同游 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9群抹香鲸里,科研人员记录到了7群育幼群体,每群包含幼年/亚成年个体1至2头。通过辨识和对比所拍摄照片里抹香鲸的身体特征(如背鳍/尾鳍形状、纹路、隆起、伤疤等),共计识别了22头成年个体。

“抹香鲸育幼群体通常不会进行大范围的迁徙或移动,所以我们认为南海的深海海域存在抹香鲸繁殖育幼群体,而且这些抹香鲸很有可能定居在南海。”李松海表示。南海拥有丰富的头足类资源,抹香鲸群体极有可能也将南海相关海域作为其捕食场。

未来,深海所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扩大调查覆盖区域,积累观察数据,并采用被动声学监测、分子遗传标记等技术手段揭示更多关于南海抹香鲸的“未解之谜”。比如南海抹香鲸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区域之间是否存在季节性移动规律、南海抹香鲸与毗邻海域的抹香鲸是否存在个体交流、以及遗传多样性等。

保护鲸类动物,推动海洋国家公园建设

抹香鲸等深潜鲸类动物是海洋营养物质垂向和横向交换过程中的“鲸鱼传送带”,对底层和表层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深海捕食头足类或底栖鱼类,回到表层后其排泄物是浮游生物重要的饵料。此外,死亡的鲸类一旦沉入海底形成鲸落生态系统,可能在营养贫瘠的深海海域成为“沙漠中的绿洲”。

在海洋碳汇过程中,鲸类动物可作为碳氧交换的“鲸碳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以碳基组成,生物的体型越大,寿命越长,储存的生物碳量越多。鲸类动物普遍体型较大,寿命较长,因此成为海洋生物碳的重要储存器。

W020220517369439030423.jpg

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合影 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抹香鲸等大型鲸类更是体重可达数十吨,自然寿命超过70岁。每头抹香鲸一生可储存数十吨碳,是二氧化碳的重要储存库,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起着关键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李松海说。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全球所有鲸类动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很多物种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甚至濒临灭绝。所有鲸类动物都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而且在我国全部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抹香鲸被列为CITES附录I物种,被IUCN评估为“Vulnerable易危”物种,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关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抹香鲸所面临的主要生存威胁是渔业活动(网具伤害、缠绕等)、海洋污染(误食塑料垃圾,噪声干扰)及船舶撞击等。然而,具体到我国海域抹香鲸的生存威胁,科研人员所掌握的信息还非常有限。

李松海认为,迫切需要更多的专项研究和调查,以评估生存和出没于我国海域的抹香鲸所遭受的生存威胁。而且,他建议应当进一步控制和减少我国领海及专属经济区的渔业捕捞活动,尤其应当减少对低经济价值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为抹香鲸等特色海洋生物和濒危保护动物保留必要的食物资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主要采用了自然保护区体制,该体制适用于近岸和淡水环境的珍稀濒危动物保护,也确实为近岸和淡水鲸豚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传统的自然保护区体制无法满足保护抹香鲸及其偌大生境面积的需求。

“在此,我们强烈呼吁在南海抹香鲸繁育场附近海域推动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将特殊海洋生境及特色海洋动物如抹香鲸的保护目标,积极纳入到国家公园体制的发展建设之中。”李松海说。(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晴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dsr.2022.10376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