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期刊2021年部分新增编委介绍 | MDPI 期刊推广 |
|
微信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MzU5MDkwMg==&mid=2247508549&idx=1&sn=
63c8508329de63812ab471929e7b37a4&chksm=c02e6e5cf759e74acbe68b33c8e0ad3ad
7821d0cd7df35673c51baf1c6615b21651e8300469e&token=299803682&lang=zh_CN#rd
期刊链接:
https://www.mdpi.com/journal/jfb
编委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期刊发展的持续动力。2021年10月,JFB (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 被SCIE数据库收录,2022年中旬将会获得期刊的首个影响因子,这与期刊编委对期刊的贡献和支持密切相关。随着期刊知名度的扩大,期刊编委团队又迎来了多位优秀学者的陆续加入,目前已有中国学者20余位。相信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期刊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也期待今后更多优秀学者的加入。
2021年新增编委介绍 (部分)
(以下编委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曹辉亮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青年学组特聘专家 (2021年)、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分会第一届委员 (2019年)、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2016年)。在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领域有较多积累,已在众多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1部,相关研究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0年)。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2015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2015年)、德国“洪堡”学者 (Experienced Researcher, 2018)、上海市高层次人才项目 (2020年)。
目前在JFB领衔创建的特刊“State-of-the-Art Functional Biomaterials in China”正在开放投稿中,欢迎相关领域的学者投稿!( https://www.mdpi.com/journal/jfb/special_issues/func_biomat_china )
陈峰 研究员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PI (Principle Investigator) 和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获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年加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201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16年至201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2018年加入同济附属十院,组建骨科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担任执行主任。研究方向聚焦仿生生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共发表论文140余篇,被引用6600余次,h-index 为47;获得19项中国和美国的专利授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2015、2018)、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 (202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2011、2018)、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专项 (2015)、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2018),同济附属十院攀登人才计划 (领军人才,2018) 等10余项科研或人才项目。
李方园 副教授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医药应用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6篇,其中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9篇。授权专利30项。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参与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等研究。
漆超 副教授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应用研究,迄今已在多个期刊发表论文76篇,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9篇 (累积影响因子>360),1篇入选Hot paper、5篇入选“1% ESI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引用>200次,总引用3400余次,H-index 为35。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件,授权8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等科研项目7项。
乔玉琴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钛和钛合金材料的表面生物功能化研究,围绕硬组织修复所涉及的核心科学问题和临床需求-成骨性能、抗菌性能、免疫反应、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性能等,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材料表面理化性能对细胞/细菌的调控路径和作用机制。相关工作在生物材料领域的众多著名期刊共发表论文50余篇,相关研究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0年)。
任磊 教授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 (学士,1990)、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硕士,1997) 和日本冈山大学物质科学与专攻 (博士,2001)。2001 - 200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起任厦门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2012-2019年担任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任磊教授长期从事纳米生物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的研究兴趣为:(1) 基于病毒样颗粒的肿瘤免疫治疗;(2) 新型抗菌、防污材料;(3) 体外诊断相关的纳米生物技术;(4) 仿生微纳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任磊教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多个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
史思翔 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于2011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2016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材料科学博士学位;2020年于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2021年1月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任职助理教授。迄今,已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引用2914,h-index 25),其中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参与20余个国际著名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的评审工作,已被美国核医学学会 (SNMMI) 评为2020年最具期待科研人才 (Ones to Watch for 2020)。研究方向包括:分子影像 (PET、光学、光声成像等) 在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应用;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精准医疗的应用;外泌体等天然生物材料的生物特性及其应用;以分子影像学为媒介,探索肿瘤微环境、转移、免疫等未知难题。
王春明 副教授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副教授、课程主任。先后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生物化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生物工程)、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训练 (干细胞生物学)。2012年10月任澳门大学助理教授,开展独立研究,2018年晋升副教授。主要研究糖类生物大分子用于组织修复与免疫治疗,近三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众多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独立主持国家、澳门,及NSFC-FDCT联合资助的科研项目14项,两次荣获澳门自然科学奖,先后当选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年委员,及多家生物技术SCI期刊编委与审稿人。
王连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生物颗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营养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卫生协会营养与食品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纳微药物制剂及其应用研究,具体包括可生物降解纳微球作为疫苗佐剂及其免疫增强机制研究、基于纳米技术的肿瘤治疗性疫苗、蛋白质药物微包埋及其活性保持机制研究、抗癌药物纳微载体设计与制备研究。截止目前,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近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其中授权专利18项。主持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北京市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重大新药创制子课4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子课题2项,负责与英国联合利华、丹麦诺维信和华兰生物合作项目各1项。
魏妥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魏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及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获得双博士学位;2015-2021先后于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立纳米技术与药物递送研究组。长期致力于研发安全、高效的纳米递送体系,可应用于癌症、遗传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已在众多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总被引3200余次;已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国际专利已被许可进行临床转化。
吴道澄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生物材料与生物纳米技术研究,包括纳米药物载体、超声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应用和棉酚及其衍生物协同治疗肿瘤。主持完成了国家攻关计划、86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开发了国家级新药1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在著名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总他引超10000次。其为20余个著名国际期刊审稿人,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班牙国家基金项目评审人。
徐杰汉 副教授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助理院长,口腔材料学副教授。他在口腔材料学、数字化口腔医学等领域开展研究,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牙科材料、生物材料、牙科信息学和数字化口腔医学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45篇。曾多次访问国内多所医科大学与医院,如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口腔科。同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
许太林 副教授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特聘研究员。2017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5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学;2017-2020年为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2020年7月加入深圳大学。主要从事微纳米粒子的运动及其应用研究、智能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微液滴传感检测、超痕量标志物的聚集分析检测。其为中国化学会、中国微纳协会、美国化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计划、博士后面上计划等课题项目;获得深圳市孔雀计划B类贡献奖、2020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奖、2018年分析化学测试协会一等奖、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北京市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在本领域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相继被国内外网站以亮点的形式报道50余次。论文的总被引用频次3000余次。
赵婧 教授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度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长期从事生物医学传感新方法研究,以分子识别为基础,发展新型生物传感技术,在界面分子组装、纳米生物传感以及疾病标志物分析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创工作,建立了针对多种疾病标志物分析的新方法,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技术支持。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及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和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参与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授权专利6项。
感谢每一位编委对JFB 期刊的信任与支持,希望在各位编委的帮助与指导下,JFB 能够发展成为一个生物材料领域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https://www.mdpi.com/journal/jfb/editors
JFB 期刊介绍
主编:Francesco Puoci, Università della Calabria, Italy
领域涵盖生物材料的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等方面,包括生物材料的制备、性能、应用和在生物体环境中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特性。重点关注生物材料在牙科、骨科、组织工程、再生药物、药物输送和释放、癌症治疗、健康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鼓励领域内学者发表相关实验、理论、模拟、综述等方面的学术文章。
2020 CiteScore:7.3
Time to First Decision:14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 :43 Days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