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源超等 来源:《分子植物病理学》 发布时间:2021/2/3 15:18:32
选择字号:
科学家建立基因编辑原位回补技术

 

大豆疫霉侵染大豆引发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毁灭性植物病害,对全球大豆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大豆疫霉菌作为卵菌的模式研究物种,其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的缺乏长期制约了卵菌功能基因组的发展。

近日,《分子植物病理学》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王源超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疫霉菌CRISPR/Cas9基因敲除体系,完善了敲除突变体背景下的原位回补技术,并利用该体系证实了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调节亚基在大豆疫霉菌生长,孢子囊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随着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体系在大豆疫霉中成功建立,在卵菌研究中迅速得到了广泛运用,对卵菌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然而,为了验证突变表型确实是由于该基因缺失造成的,需要将该原生基因重新引入到缺失该基因的突变体中,以此证实该突变体表型的可靠性。因此,能够准确回补突变基因是实现卵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迫切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报告了一种原位同源替换的方法,以准确回补基因组中突变的基因,以一个保守的蛋白磷酸酶2A (PsPP2Ab1)的调节亚基为靶点,验证这个敲除和回补系统。研究发现,大豆疫霉PsPP2Ab1的敲除会导致菌丝生长的严重缺陷,丧失了产生孢子囊的能力,以及毒力显著受损。随后,利用新建立的原位回补技术则可以弥补以上所有缺陷。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CRISPR/Cas9体系的原位回补技术,解决了卵菌基因编辑体系中的一个技术性难题,将促进卵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方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mpp.1302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