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树文等 来源:《第四纪科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9/12/4 10:34:19
选择字号: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第四纪科学期刊》(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对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指标首次揭示了遗址不同文化层位的形成过程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

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的西北缘,1981年由古脊椎所研究员卫奇发现,先后经历多次发掘,以文化层厚、出土遗物丰富、石制品精美等特征为学术界广泛关注。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早期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距今约110万年前。作为泥河湾盆地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经典遗址,遗址的研究多集中在地层、石器技术与文化面貌的研究,而对该遗址埋藏特点、五个文化层形成过程的差异及文化遗物保存特点尚未进行有效揭示,制约了对早期人类石器技术、生存行为的客观解读。

作者聚焦遗址形成过程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采用国际常用的早期人类活动遗址成因研究手段,对遗址2000-2001年主发掘区(T1)的剖面进行沉积学解读,通过对土石制品类型组合与外表磨蚀状况、废片大小的区间分布、石制品空间聚集特点等指标的分析,结合遗址地层的粒度特征,对五个早期人类和活动的层位(6A、6B、6C、6D和6E)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东谷坨遗址埋藏于泥河湾古湖边缘,河湖相地层以棕灰-棕黄色砂、粉砂和粘土为主,顶部为马兰黄土覆盖,下伏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多项指标分析表明,东谷坨遗址T1探方各文化层均受到湖泊片流的冲刷和改造,但自下而上呈递减的趋势。其中下部的6C-6D层包含丰富的角砾,显示片流河道的沉积特点;石制品和角砾伴生,指标分析指示水流搬运改造为文化层形成的主要营力。古人类活动晚期的6A-6B层为粉砂和粘土质粉砂层,层内发育弱的波状和水平层理,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保存新鲜,空间分布随机,显示古湖滨环境,古人类活动留下的遗物经历能量较低的片流微弱扰动和改造。从遗址整体沉积序列和遗物保存状况看,东谷坨遗址形成早期自然营力对早期人类遗物存在一定的改造,而晚期古人类活动占据主导因素。

上述研究表明,在泥河湾进行早期人类技术与行为研究之前,客观评价和解读不同遗址形成过程至关重要,这也大大增加研究结果的严谨性和可信度,对揭示泥河湾盆地早期人类活动与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科院国际人才计划(PIFI)和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jqs.3151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