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niel Jacob 来源:PNAS 发布时间:2019/1/4 13:40:30
选择字号:
大气污染“跷跷板”原因找到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最近几年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日益好转,PM2.5指数持续下降。但是,臭氧污染这一新名词却频频出现。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的中美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正是由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减少了气溶胶对HO2自由基的非均相吸收,进而加剧了地表臭氧污染。

地表臭氧是由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阳光照射下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作为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和陆地生态系统。在我国城市地区,夏季臭氧经常成为首要大气污染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哈佛大学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研究分析了过去五年我国夏季地表臭氧MDA8(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变化,发现我国东部主要大城市群的PM2.5浓度显著降低但臭氧浓度迅速增加,但是其原因却令人费解。因为自2013年起我国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据估算2013—2017年我国人为NOx排放量降低约20%,而VOCs排放量变化不大。也就是说,近几年NOx和VOCs排放的变化不足以解释我国东部地区臭氧的增加,特别是在华北平原地区。

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华北平原地区夏季臭氧增加的一个更重要因素是过去五年夏季PM2.5浓度降低了约40%,减少了气溶胶对HO2自由基的非均相吸收,进而加剧了臭氧的生成。

为此,该课题学者指出,在当前严峻的大气复合污染形势下,需要更加有力的措施去控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才能有效地控制臭氧污染、抵消由于颗粒物减少造成的臭氧增加,进而实现灰霾治理和臭氧控制的双赢。(来源:科技日报 张晔)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1812168116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