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正宏等 来源:《国家科学评论》 发布时间:2016/1/5 12:26:26
选择字号:
乙肝病毒生物学及新型抗病毒策略研究现状及展望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一种具有独特复制模式的嗜肝DNA病毒,可导致急、慢性乙型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生相关。当前临床上治疗慢乙肝的药物主要包括核苷类药物及?干扰素两大类,其主要起到抑制HBV复制以减轻或延缓HBV慢性感染所导致的肝脏免疫病理损伤、降低相关肝脏疾病发生风险的作用,但无法根治HBV慢性感染,且存在需终身治疗、耐药性和副作用大等局限性。

目前已知,HBV感染在生物学上呈现有两大特征:第一,HBV感染细胞后会在细胞核中形成特殊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为病毒转录复制的模板,可在宿主细胞中持续性稳定存在,在HBV慢性感染与停药后再发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第二,感染有HBV的肝细胞除分泌产生完整乙肝病毒颗粒外,还同时分泌大量病毒蛋白,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eAg,它们是HBV感染的标志,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引起免疫耐受或损伤,在形成和维持HBV持续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临床治疗手段并不靶向或未有效靶向cccDNA,且仅在极小比例的病人中清除表面抗原、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深入地揭示HBV感染复制机制,进而开发出新型抗病毒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慢乙肝的效果并对最终治愈慢乙肝起到推动作用。

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计委重点实验室袁正宏教授领衔团队所撰写的文章"New insights into hepatitis B virus biology and implications for novel antiviral strategies" (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2/3/296.full)综述了针对HBV生物学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新型抗HBV策略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展望。

该文简要概述了目前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HBV入胞、HBV cccDNA的形成代谢及转录调控,HBV核心颗粒形成,HBV DNA逆转录和HBV病毒颗粒的成熟分泌等HBV生活周期中各关键步骤及相关参与因子的认识;此外,还归纳整理了目前HBV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类体外和体内模型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阐述了HBV研究模型对于推进HBV生物学和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进一步介绍了目前针对HBV cccDNA,HBsAg,HBV 核心蛋白(Core),HBV多聚酶蛋白(Pol)和HBV所编码RNAs等不同靶点的各类新型抗病毒策略,并分析了它们各自潜在的抗病毒效果和局限性。

文章最后提出,组合采用多种根据HBV生物学特点所设计出的针对HBV复制各关键环节的抗病毒策略,将可能有效提升综合抗病毒效应并为最终治愈乙肝提供希望。然而,如何联合各种抗病毒方法以使之最大程度发挥出协同效应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来源: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