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飚 来源:《自然·通讯》 发布时间:2015/1/22 11:29:16
选择字号:
中药免疫抑制成份杠柳苷首次全合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俞飚课题组于近期实现了对杠柳苷Periploside A的首次全合成。该类化合物具有一个独特的亚甲基缩醛桥连的七元环原酸酯结构,这一前所未有的结构模块加之连续的2-脱氧-beta-糖苷键,使得它的化学合成极具挑战性。俞飚课题组利用分子内缩醛环化反应成功地构建了七元环原酸酯的核心骨架,并应用该课题组原创的三氟亚胺酯糖苷化和金催化糖苷化反应,完成了原酸酯二糖与甾体苷元的拼接以及脱氧四糖的延伸,最终以总计76步、线性最长29步和9.2%的总产率完成了全合成。该工作已于近日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Nature Commun. 2015, 6:5879 doi: 10.1038/ncomms6879)。

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又名北五加皮或香加皮等,是祛风湿、强筋骨的传统中药。1987年,日本化学家首次从杠柳中分离鉴定了一类结构独特的孕甾糖苷化合物--杠柳苷(periploside)。随后的体内外实验发现杠柳苷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活性,佐证了该中药用于治疗类风湿症的功效。而杠柳苷的确切结构直到2011年才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赵维民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到确定,证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个独特的亚甲基缩醛桥连的七元环原酸酯结构。

俞飚课题组通过对上述合成路线的微调,还合成了杠柳苷的多个差向异构体等系列类似物。活性测试表明,其中的七元环原酸酯的化学连接是该类分子免疫抑制活性的关键基团。这一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化合物的免疫抑制机理和用于免疫抑制类药物的研发打下了基础。该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工作由俞飚课题组博士生张夏衡完成,活性测试由上海药物所左建平课题组的周宇完成。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