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俭民等 来源:《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发布时间:2015/10/10 16:42:15
选择字号:
发现植物免疫新机制

 

研究胞内免疫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效应蛋白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的进化关系,还能为研究动物天然免疫机理提供线索。日前,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研究组与法国科学家合作,在植物免疫新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植物通过细胞表面免疫受体识别来自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激活天然免疫;而病原微生物通过向植物细胞分泌效应蛋白,抑制天然免疫反应;植物通过进化,利用动植物中保守的、定位于胞质的NLR类型的免疫受体识别效应蛋白,重新激活免疫反应。周俭民研究组的前期工作发现,来自黄单胞杆菌的效应蛋白AvrAC能够对其靶标蛋白BIK1进行UMP修饰,从而抑制了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

在本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一个与BIK1同源的蛋白PBL2也受到了AvrAC的修饰。有趣的是对PBL2的修饰对细菌致病毫无益处,而植物则把对PBL2的修饰作为细菌入侵的信号,激活胞内的免疫途径。因此,PBL2执行了一个“诱饵”的功能,使得植物能够特异识别细菌,获得抗病性。他们通过遗传筛选发现,识别AvrAC还需要一个NLR类型的胞内免疫受体ZAR1以及不具有酶活的蛋白激酶RKS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ZAR1和RKS1形成组成型的受体复合体,当分泌到细胞内的AvrAC对PBL2的特异位点进行UMP修饰时,PBL2被招募到受体复合体上,进而激活免疫信号。(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