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王友绍研究员的研究团队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模拟以及计量生态学的方法,揭示了珠江口TEP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建立了珠江口TEP分布的概念模式图,提出了物理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不同季风期TEP分布的新观点。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上。
据介绍,TEP是海洋中大量存在的能被爱尔新蓝染色的由酸性多糖组成的透明胶状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由于其透明的特性而被长期忽视。研究表明,TEP具有胶体和颗粒物的特性,可以连接并缩短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TEP在凝聚过程中可以吸附周围的溶解有机物和黏着其他颗粒物而沉降, 使更多的碳随着TEP 而沉降入深海, 对海洋生态系统中CO2的浓度起到一种反馈调节作用。因此,对TEP分布特征及其相关过程的研究,对探索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乃至全球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获得了“863”计划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徐海 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