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ylvain Bonhommeau 来源:PNAS 发布时间:2013-12-4 13:27:26
选择字号:
人类正变得越来越爱吃肉
动物食品的全球性转移或对环境不利

 
这份图表对每个国家逐一进行了平均人类食性层次分析。图片来源:《自然》
 
一项针对全球食品消费进行的综合性研究显示,一些国家迅速增长的经济正在驱动肉类消费的一次全球性增长,并同时抵消了其他地区的肉类消费下降趋势。
 
这项研究详细了解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以及一个国家未来的食品消费趋势。研究人员同时还首次计算了人类的食性层次——在生态学中用于定位物种在食物链中位置的度量标准。
 
研究人员在12月2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该食性层次将自给自足的植物与藻类设定为1级食性层次;以植物为食的兔子被划归为2级食性层次;吃植食动物的狐狸属于3级食性层次;以其他鱼类为食的鳕鱼则占据了4级食性层次;而像北极熊和逆戟鲸这样鲜有甚至没有天敌且以其他哺乳动物为食的物种则把持着食物链的顶端——5.5级食性层次。
 
由赛特港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的渔业学家Sylvain Bonhommeau主持的这项研究经过估算认为,人类在2009年的全球平均食性层次为2.21,这意味着人类在全球食物网中等同于其他的杂食动物,例如猪和凤尾鱼。“我们更接近于食草动物而非食肉动物。”Bonhommeau表示,“它改变了人类作为顶级捕食者的偏见。”
 
这项研究同时着眼于人类的饮食习惯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利用由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提供的从动物脂肪到山药的102种食品的数据,研究人员计算了176个国家从1961年至2009年每一年的人类食性层次。
 
研究表明,在50年里,脂肪与肉类消费的递增使得人类在全球食物网中的位置进一步上升——在这一时期内,全球平均人类食性层次增加了3%,约合0.06。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奥地利维也纳阿尔卑斯-亚德里亚大学环境学家Thomas Kastner表示:“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差异,但是当你考虑到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这便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一个生物体的食性层次是利用其食物的食性层次之和,以及它们被消耗的比例计算而来的。Kastner说:“0.1的改变都意味着你正在食用更多的肉类或基于动物的食物。”
 
然而这一变化在全世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这项研究指出,随着主要以大米为食的数亿人正在摆脱贫困,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表现出食性层次的上升。而在像冰岛、蒙古和毛里塔尼亚这些传统饮食主要由肉、鱼或奶制品构成的国家,由于日常食品的多样化,其食性层次正在下降。
 
研究人员指出,计算人类的食性层次揭示了我们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并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对能量消耗与资源强度的影响。对于卡路里热量,肉类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从碳排放到水的使用——通常要比生产植物性食品大许多倍。此外,FAO在2006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曾显示,畜牧业对全球18%的温室气体排放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这一数字比所有的运输方式加在一起的排放量还要大。Bonhommeau表示:“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增加自己的食性层次,那么我们将对生态系统产生更大的影响。”(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