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1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单个电子获取了新类型的量子比特,使未来数据处理可包括比“0”和“1”更多的基础要素。此外,以前量子比特仅能存在于较大的真空腔中,而新量子比特可在半导体中生成出来。这代表了量子计算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的进展。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科研人员表示,当今数据处理的基础单元是“0”和“1”比特状态。处于双通道中一条通道内的电子将沿指定的并联支路前进,每次只能通过一个电子。借助隧道耦合,电子能够在通道间来回切换,从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事实上电子会在两个轨道内同时飞起,而两种状态也将重叠。
为了编码这些状态,电子的电荷十分关键。虽然电子同样具有其他特性,但电荷才是对于量子比特来说确切需要的。从比特到量子比特的延伸能显著增加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一个量子比特相当于具有特别状态的单个电子。科研人员可利用单个电子通过两个紧密相邻通道的轨迹进行编码。本质上,两种不同的状态是可能的:电子或者在上面的通道移动,或者在下面的通道移动,随后形成一个二进制系统。然而根据量子理论,一个粒子可同时保有多种状态,也就是说,它能够近似于同时飞跃两个通道。这些重叠的状态能形成一个广泛的数据处理字符。
为了生成具有不同状态的量子比特,研究人员允许单个的电子相互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由外加电压驱动,电子能够飞跃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固体。在这一固体之中,它们的飞行轨迹先分叉,再重新结合。因此,每个电子可同时飞过两个可能的路径,当两个路径重聚在一起,就会产生干涉,例如,两束电子波会发生重叠,具有不同重叠状态的多个量子比特就会被生产出来。
通常,一束电子波会在穿过固体时同时穿越不同的路径。由于材料中的杂质,它会失去自己的相位信息,并因此失去其编码特别状态的能力。为了保持这些相位信息,研究人员培育出了高纯度的砷化镓晶体,并使用了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物理学教授安德里亚斯·维克在20年前提出的双通道法。
一个电子能通过双通道到达分叉处,而隧道耦合可使电子能同时飞跃两种不同的路径,电子波的相位也将通过耦合保持下来。同样,研究团队在电子波于分叉末端重新聚合时也使用双通道。借助这种方法,他们能够生产出具有明确状态且适合信息编码的量子比特。研究人员表示,并非所有的电子都会参与这一过程,目前参与的电子仍是一小部分,但他们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具有更高电子密度的晶体,以提升电子的参与率。(来源:科技日报 张巍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