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小河等 来源:《PLoS综合》 发布时间:2012-3-20 11:21:24
选择字号:
研究证实中医辨证用药可减毒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近日发表了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暨全军中医药研究所肖小河研究员和王伽伯博士等研究团队基于“有故无殒,亦无殒”思想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新思路与新模式的研究文章。该研究以四大常用药之一的大黄为研究对象,实验论证了“有毒”中药大黄肝肾毒性的客观真实性,以及中药辨证(病)用药减毒的客观真实性,为科学评价与指导“有毒”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手段。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也为中医药走向国际蒙上了一层阴影。大黄是四大常用中药之一,广泛用于肝炎、肾炎、便秘、肥胖症等,但曾一度被国外热炒有肝毒性、肾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大黄及相关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针对国内外的质疑和担忧,课题组以大黄主流品种—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为代表,在常规药理毒理学实验基础上,创建了基于病证模型动物的中药量-毒(效)关系与辩证(病)用药减毒评价模式和方法,揭示大黄治疗肝炎的“量-时-毒-效”关系及治疗窗。研究表明,长时间(>12周)超大剂量(折算人用剂量>150克/日)使用生大黄,会对正常动物造成一定的肝损伤,但停药后毒性反应是可逆的;熟大黄的肝损伤作用不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肝损伤模型动物对大黄的耐受性约为正常动物的4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机制是肝损伤动物对大黄中所含蒽醌类重要成分的组织分布和代谢特征与正常动物不同:一方面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肾组织中的大黄酸(rhe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emodin)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动物,另一方面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组织将其他蒽醌成分转化代谢为肝肾毒性相对较大的大黄酸的能力显著低于正常动物肝组织,因此肝损伤模型动物反而不易发生肝肾毒性。这一发现印证了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之说,也证实了《黄帝内经•素问》“有故无殒,亦无殒”之论断。上述研究提示了中医通过辩证(病)用药,合理制订用药剂量和使用周期,是可以达到减(避)毒增(存)效的。(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毕明刚 王昌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