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东等 来源:《自然—通讯》 发布时间:2012-2-9 10:22:37
选择字号:
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获新进展
 
2月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谢东研究组的最新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3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5年生存率仅为15%,大部分肺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远端转移。目前,肺癌发生及其转移的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也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因此,研究肺癌相关发病和转移机制的意义十分重大。
 
“Eph激酶作为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早期发育和成年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谢东介绍说,近年来Eph家族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发现Eph受体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都有异常表达,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胶质瘤等,其具体作用与肿瘤的类型有关。然而目前关于Eph家族在肺癌中的报道还很少,其成员之一EphB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还不明了。
 
博士生李果等在谢东的指导下,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3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组织样本中显著降低。利用外源纯化的其配体蛋白激活EphB3受体,能显著抑制过表达EphB3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迁移能力。与此一致的是,过表达EphB3的持续活化突变体能有效抑制细胞的体外迁移与小鼠体内转移。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一个与EphB3相互作用的蛋白—RACK1。EphB3被激活后,RACK1介导形成一个三元复合物,可抑制细胞的迁移。“此前的研究发现,EphB3在非激活状态下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个生存因子,通过刺激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提高细胞的存活能力,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谢东表示,这提示EphB3在不同状态下在肿瘤中可发挥双重作用,而最新的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策略,“即激活EphB3激酶活性以抑制肿瘤的转移”。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经费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黄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