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65亿年前的岩石中翅膀碎片的分析发现,侏罗纪时期的蝈蝈在单一频率下鸣叫。
图片来源:Jun-Jie Gu et al., PNAS Early Edition (2012)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侏罗纪时期的蝈蝈在鸣叫时,展现出了比它们的现代家族成员更低的音域。
蝈蝈、蟋蟀和许多其他昆虫通过身体中坚硬部位的相互摩擦来发出音乐般的鸣叫。这个过程被称为摩擦发音。
此前,科学家们从未发现过保存了此种“音乐创作”结构的化石。因此,他们无法确定这些古代的昆虫是否像一些存活的物种那样是在单一频率下发出鸣叫声,还是跨越了诸多的频率。
如今,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1.65亿年前的岩石里,包含了保存完好的此种音乐创作结构。对其中蝈蝈的翅膀碎片进行分析显示,古代的蝈蝈在约为6.4千赫的单一频率下鸣叫,也就是每秒6400个周期。
此种音调大约是现在的蝈蝈鸣叫时产生的频率的一半,但处于蟋蟀现有存活物种所产生的音调范围内。首都师范大学的谷军杰(音译)和同事于2月6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报道了此发现。
这种单一频率的鸣叫,每一声大约会持续16毫秒,能够帮助蝈蝈在到处都是昆虫的森林里从杂乱的声音中分辨出同类的鸣叫声。
因为目前所有采用单一频率鸣叫的蝈蝈都活跃在夜间,所以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最新描述的侏罗纪物种当时也是在夜间活动。此种生活方式可以减少那些在白天觅食的小型恐龙对它们的猎食。(来源:中国科学报 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