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晓珂等 来源:《中国科学》 发布时间:2012-11-27 14:04:12
选择字号:
科学家用现代手段揭秘邢窑演变过程

透影白瓷

  
“类银似雪。”
 
人们经常用这句话来形容邢窑白瓷的釉色之白。
 
“白瓷出现以前是青瓷的天下,邢窑白瓷出现后,才有了历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助理研究员鲁晓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作为我国古代北方烧制白瓷的重要窑场,邢窑的制瓷技术一直备受关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合作,通过对470余件瓷器标本进行测试分析,第一次从科学技术角度较为系统地反映了邢窑自隋代至金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今年第10期《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杂志上,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白瓷这样诞生
 
经过白度值检测,研究人员发现隋唐时期邢窑细白瓷精品几乎与今日的高档细瓷无异。他们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标本中胎和釉的化学成分,试图挖掘瓷器由“青”转“白”间的奥秘。
 
作为瓷器的“内里”与“外表”,胎和釉的材质及烧制条件决定了瓷器的颜色与质地。
 
通过对化学组成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隋代青瓷和隋代中粗白瓷的胎差别不是很大,而且都施加了白色化妆土。化妆土的作用是使粗糙的胎面变得光滑洁白。
 
青瓷与中粗白瓷釉的部分化学成分略有不同,主要差别在于三氧化二铁(Fe2O3)与二氧化钛(TiO2)两个着色元素的含量。
 
“中粗白瓷釉中着色元素的含量比青瓷釉中的含量明显降低。”鲁晓珂说,中粗白瓷釉中着色元素铁和钛含量的降低使化妆土的白色通过透明釉被直接反映出来,因此呈现白瓷的基本特征。
 
白瓷登场,青瓷独领风骚的历史从此终结。
 
千年后再现透影白瓷
 
一个厚度不足1毫米的瓷碗,盛上水之后,从外侧能看到碗内水涌波动。
 
这是邢窑透影白瓷,其制作工艺已经隐藏了一千多年。
 
上海硅酸盐所的研究结果表明,透影白瓷胎中有较高的K2O含量,使得胎体玻璃相对增多,而着色元素Fe2O3与TiO2含量都极低,因此透明度较高,再加上胎体的超薄设计,从而产生了透光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透影白瓷的高钾釉是最早出现的碱钙釉,此种釉釉色莹润,玉质感强。
 
此外,利用热膨胀分析仪测试透影白瓷的烧成温度,研究人员发现其烧成温度约为1260℃,而邢窑唐代细白瓷的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450℃,创目前中国古陶瓷烧成温度的最高纪录。
 
透影白瓷制作工艺的研究将对邢窑精细白瓷的复仿制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透影白瓷做得这么薄、烧结程度那么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并且隋代的工匠是在不断摸索创新的,这从实验分析以及胎釉配方的推算中,可见一斑。”鲁晓珂说。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个高峰,也是一个奇迹。正是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考古发掘及时有效的介入,才使今人能了解其中隐含的丰富的科学规律,这也为古陶瓷的科学研究创立了一个成功的模式。”上海硅酸盐所古陶瓷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伟东对记者表示。
 
第一次系统揭秘邢窑
 
据研究人员介绍,邢窑在古代陶瓷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但以前的科技研究针对邢窑隋唐遗物开展较多,对五代之后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并且以前的研究由于样品数量有限而缺乏系统性。
 
“古陶瓷的科学研究样本量要大、时间跨度要全,才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其发展规律。”鲁晓珂说,这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邢窑这一古代著名窑口的制瓷工艺特点用科学量化的指标进行阐述。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窑考古专家王会民也表示,对邢窑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地测试考古标本是考古学深入研究的必要手段。不只是邢窑,也不仅局限于瓷器,很多考古资料都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才能更贴近历史真实”。(来源:中国科学报 孙爱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