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一项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磁共振分子影像实验研究,为今后人类神经与精神疾病的磁共振分子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脑研究领域知名刊物《大脑研究》(Brain Research)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医学院邓宇斌教授,其早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邓宇斌教授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骨髓间质干细胞免疫原性及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治疗中枢神经神经损伤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先后主持并完成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
分子影像研究是影像学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能够对疾病的分子病理过程实现可视化的活体追踪。在当前的活体磁共振分子影像研究中,大多采用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分子探针,但动物血液红细胞中的内源铁离子会干扰氧化铁纳米颗粒的信号,对于出血性的病灶损伤效果不好。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临床常规使用的造影剂Gd-DTPA标记的脊髓间质干细胞,而后移植入脊髓损伤的大鼠模型。通过一系列体外的细胞组化实验、纵向活体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荧光显微成像实验证实,造影剂对干细胞的标记具有很高的转染效率,并表现出很高的在体存活率,有益于大鼠脊髓损伤修复。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磁共振分子成像技术,实现了对这一过程的活体监测。
这项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使用临床磁共振成像仪和造影剂实现了对小动物的分子成像,为今后人类神经与精神疾病的磁共振分子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来源:生物通 万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