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军等 来源:《PLoS综合》 发布时间:2011-3-30 9:57:55
选择字号:
两种DNA组分特殊效应存在于人类基因组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军研究员的指导下,该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王大鹏通过对人类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两种DNA组分特殊效应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存在,使该研究组延续十几年的小内含子基本功能和进化机制研究获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发表,并且被GenomeWeb网站推荐为每日精选。
 
于军教授早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发起人和学术负责人之一。2002年于军博士与杨焕明博士、斯蒂芬•戈夫曾一道荣获《科学美国人》评选的首届年度全球科研领袖奖。
 
内含子是真核基因组的重要和必需组成部分,并且它在mRNA的加工、选择性剪接和核外运输等过程中发挥着精确且复杂的作用。在基因组进化研究中,尽管内含子并没有像编码区域一样受到足够的重视,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内含子和它们的序列受到潜在功能相关的自然选择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博士生王大鹏等的发现:出现在长度范围为88-124nt上的小内含子的删除/插入比值要高于50-86nt;另外,出现在GC含量(鸟嘌呤和胞嘧啶所占的比例)小于65%的小内含子上的删除/插入比值要高于GC含量大于65%的。进一步发现这两种效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区分但是并不能完全独立存在。这可能是因为一些GC富集的小内含子在长度上受到较弱的纯化选择,而在GC含量方面受到了较强的正选择。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人类群体中,小内含子的长度和GC含量都受到某种自然选择(适应性选择或者负选择)的作用而保持在最适值附近。这些结果为“突变力”模型提供了证据:偏离最适合长度值的小内含子更容易发生插入删除突变。区别于在果蝇中发现的“选择力”模型,揭示了脊椎动物这一分支中小内含子的进化动力学特性,强调了小内含子的潜在的功能重要性,为后续的各物种小内含子功能研究的实验和生物信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来源:生物通 何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